梁启超简介:(速读时可略过) 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大学者之一,他的读书方法无疑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我作为一个国学爱好者,现简单地整理梁公的'如何读《论语》',以期对同仁有所裨益。 《论语》的源流:(可速读) 《论语》、《孟子》两书,近人多呼为'经书',古代不然。汉儒对于古书之分类,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艺',亦谓之'六经',实为古书中之最见宝贵者。次则名为'记'或'传',乃解释或补助诸经者,《论语》即属此类。又次则为诸子。故《论语》、《孟子》两书,在汉时不过二三等书箱。六朝、隋、唐以来,《论语》研究渐盛,《孟子》则亦侪于诸子之列耳。自宋儒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合诸《论》、《孟》,称为'四书',明清两代,以八股取士,试题悉出'四书',于是'四书'之诵习,其盛乃驾'六经'而上之。六七百年来,数岁孩童入三家村熟者,莫不以'四书'为主要读本,其书遂形成一般常识之基础,且为国民心理之总关键。 《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全书第一章记孔子语,第二章即记有子语,第三章记孔子语,第四章即记曾子语,窃疑纂辑成书,半承有、曾二子之笔记或口述也。 读《论语》法:(可重点读) 梁启超说:'读《论语》、《孟子》一类书,当分两种目的:其一为修养受用,其一为学术的研究。为修养受用起见,《论语》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除及兴奋。'那么,我们该如何读《论语》呢?梁启超提出了他认为的比较'简易且善良'的方法。 一、为书本上智识方面之研究法(即为了增长知识而读) 第一,先注意将后人窜乱之部分剔出,以别种眼光视之,免使朦混真相。 据崔东壁所考证,全书二十篇中末五篇——《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皆有可疑点》。 第二,略依前条所分类,将全书纂钞一过,为部分的研究。 梁启超对《论语》大致分为以下各类:1、关于个人人格修养之教训;2、关于社会伦理之教训;3、政治谈;4、哲理谈;5、对于门弟子及时人因人施教的问答;6、对于门弟子及古人时人之批评;7、自述语;8、孔子日常行事及门人诵美孔子之语。其中第一二项,大约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尤其是第一项,有着历久弥新的教育意义。 第三,或作别种分类,以教义要点——如论'仁'、论'学'、论'君子'等为标准,逐条钞出,比较研究。 第四,读此书时,即立意作一篇孔子传或孔子学案,一面读便一面思量组织法且整理资料,到读毕时自然能彻底极正确的了解孔子。 第五,读此书时,先要略知孔子之时代背景。《左传》、《国语》,实主要之参考书。 第六,此书文义并不艰深,专读白文自行䌷绎其义最妙。遇有不解时,乃翻阅次条所举各注。 二、读《论语》之主要目的 《论语》之最大价值,在教人以人格的修养。修养人格,决非徒记诵或考证,最要是身体力行,使古人所教变成我所自得。既已如此,则不必贪多务广,果能切实受持一两语,便可以终身受用。至某一两语最合我受用,则全在各人之自行领会,非别人所能参预。别人参预,则已非自得矣。要之,学者苟能将《论语》反覆熟读若干次,则必能睪然(注:睪然yì rán,高远貌。睪﹐通'皋')有见于孔子之全人格,以作自己祈向之准鹄(注:准鹄,目标);而其间亦必有若干语句,恰与自己个性相针对,读之别有会心,可以作终身受持之用也。《论语》文并不繁,熟读并不费力,吾深望青年勿蔑弃此家宝也。 参考书目: 《论语》的注释书很多,梁启超推荐了七种:朱熹《论语集注》、《论语或问》;戴望《论语注》;刘宝楠《论语正义》;颜元《四书正误·论语之部》;焦循《论语通释》;阮元《论语论仁解》;崔述《洙泗考信录》附《余录》。不过后四种或不易读或需审细分辨,不利于当下读者翻阅。另有程树德《论语集释》、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论语》。 梁公真不愧明师,短短数语,切中读书要害,本人才疏学浅,略作删简分类作注,以便同好参考,哪怕对读者有一点点启发,则于晚上加班亦 欣欣然也。 |
|
来自: 青青i43vizd9qb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