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过美国人有多害怕么? 如果有一个调查问卷,调查世界各地的恐惧感。 Sir认为,美国可能位于前列。 用电影说话。 看过美国盛行的恐怖片,你会发现,他们害怕的东西太多了。
在他们那,变态狂魔,不光来自监狱,还来自教会; 杀人凶手,不光来自贫民窟,还来自政府; 恐怖主义,不光来自国外,还来自内部。 他们浸淫于恐惧如此之久,如此之深,以至世界上对恐怖的最精妙想象,几乎都来源于他们。 小丑、异形、修女、娃娃、面具、丧尸…… 恐惧,使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安全感。 恐惧,也使他们对一样东西永远抱有追问—— 真相。 在这条路上,有一类人。 他们最沉默,又最发光;最冷漠,又最温暖;最疯狂,又最理智。 他们回来了—— 《真探》第三季 True Detective: Season 3 Sir很兴奋,因为时隔四年,才迎回这位老友。 《真探》第一季有多火? 2014年3月9日,HBO官方视频网站崩溃,因为挤着数百万人在看《真探》大结局。 对不起,没法看,我们在处理,希望很快搞定 后来,第一季横扫美国的24个大奖(很多人还嫌少),第二季马上被提上日程,次年播出。 然而,因为太过着急赶工,第二季口碑下滑明显。 从此,它的主创尼克·皮佐拉托消失了,四年无音讯。 干嘛去了? “2016年,我在HBO忙点别的事情,因为,这个第二季让我经历了太多不舒服的事情,我的身体,我的心态都不好了。” 2017年初,皮佐拉托写出了两集新剧本。 HBO娱乐的总裁看过剧本之后很高兴,说OK啊,赶紧弄吧。没想到,皮佐拉托又躲起来了: “还想花点时间,确保我的直觉,这个东西是对的。” 2019年初,《真探》第三季播出。 吸取了第二季赶工的教训,关于第三季,准备工作都以年为单位。 果然,“对了”。 豆瓣9.3。烂番茄86%,真探归位。 然而,要进入《真探》第三季的世界,却很吃力。 第一观感,混乱。 这次,不是两个时代,或者三个角色。 而是三个时空,同时铺开。 第一个时空是2015年,70岁的海斯警探(马赫沙拉·阿里 饰)被人叫来做专访,回忆35岁的那场大案。 第二个时空是1990年,45岁的他听说,自己曾处理的那件大案被翻案了。 第三个时空是1980年,35岁的海斯警探如何目睹和调查这起大案。 三个时空不停地交换。有时一个时空只停留不到一分钟,就跳到另一个时空; 有时,35岁的他还会突然望向镜头,与年老的自己隔空对话。 很混乱,也很不友善。 观众被牵着跳来跳去,很难长时间沉浸到某种情绪,甚至某种悬念里头。 《真探》还是那个臭屁的《真探》。 它不屑一秒揪心的快悬念,而是用挑衅式的叙事技巧,勾引你走进“真探”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要乱呢? 乱,是第三季的底色。 它不光是案子,也是人,更是当时和现在的整个美国社会。 今天,Sir就带你厘清《真探》第三季的乱。 告诉你,混乱中的真相,以及它想对你说的话,到底是什么。 1980年,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失踪。 不久后,警探在一个山洞发现男孩的尸体,尸体被摆成双手交扣状。 多个嫌疑人。 警探在男孩子的房间发现了几本黄色杂志。 这没啥,但有更可怕的—— 墙壁上有个隐蔽的小洞,透过洞,可以窥视小女孩的房间。 两个线索,指向孩子的舅舅,他曾在男孩房间住过。 ——大概率是个娈童癖。 第二位嫌疑人,是一个到处捡垃圾的印第安人,越战退役,妻离子散(同样有两个孩子)。 他家不锁门,里头脏、乱、破,间接反映了这个人的心理状态有多糟糕。 第三批嫌疑人,是当地的几个颓废青少年。 他们最大的嫌疑,来自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其中一个男生骑着失踪小孩的自行车。 还有一个线索。
警探发现,男孩子曾经拍过一张照,照片里的他,和他死后被摆成的姿势一样。 熟人作案,几率较大。 在10年后的1990年时空,我们得知,案子已经破了。 但,犯人抓错了。 而且,失踪小女孩的指纹,居然出现在1990年的某个商店……证明她没死。 她还活着? 时间线再拨到2015,我们得知,这起案子还是悬而未决。 继续查? 查不了了,这时的海斯警探已经患上老年痴呆症。 你跟老年痴呆的长辈说过话么,Sir试过。 他们常常连十秒前说过什么话都记不得。更难过的是,他们有时还会望着最亲的人,问他是谁。 70岁的痴呆警探,要破案,几乎不可能。 你一定有感觉了,《真探》的真正目的—— 披着侦探剧的外衣,探的却不仅是案子。 还有什么? ![]() 70岁的海斯警探,简直跟《记忆碎片》里的男主一样。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打开录音机听录音。 天天都是同一段话——
他不是老了才得病的。 45岁时,调查他的警探就问过他—— 你记忆有问题 对吗 这下,Sir才恍然大悟—— 乱,来自视角的跳跃。 只有70岁的时空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事。 而1980年,1990年,全都是主观叙事——我们是跟着这个老人的视角,去回顾他的一生。 所以,那些突兀的回头,那些望着镜头的自白,全都是在提示你—— 注意,这不是事实。 是回忆。 回忆,不是真相。我们总用回忆,去寻找真相。 但别忘了,回忆的作用力是双向的。 记忆越久远,也越容易被扭曲。 你可能会放大某个事实的重要性,也可能会忘记某个事实,甚至会把事实完全改变。 《记忆碎片》中的男主就把自己的故事当作别人的故事 所以,乱,也是记忆的错位。 一个人内部的混乱无序,衍生出更大的悬疑。 事实难辨,记忆更难辨。 如果说《真探》第一季,探进了一个神秘的克苏鲁邪教;第二季,探进了一个充满衣冠禽兽的政府。 那么《真探》第三季想要探进的,是人的内心宇宙。 而基于人的内心,你甚至可以看见整个时代。 《真探》第三季其实是一个史诗故事。 《真探》第三季片头 ![]() 史诗故事聊历史么? 很少。 它们不会站在高处俯瞰众生,像纪录片一样讲述整个历史的变迁。 比如《霸王别姬》,只讲一对戏子的关系;像《末代皇帝》,只说一个溥仪的生活。 由点,到面。 在个人与时代之间连接起无数条隐形的绳索,拉扯出巨大张力。 这,叫史诗。 《真探》第三季就藏着这样的野心。 细看你会发现,三个时空的海斯警探,有着三种不同的心态。 1980年是颓废。 他第一次出场,是和搭档坐在一个垃圾堆边,痛饮啤酒,竖着枪眼,射垃圾堆里的老鼠玩。 子弹,完全不考虑报销的问题,随便用(大概是因为越战后军火太多)。 抽烟喝酒打老鼠,就是他的“工作”。 1980年的他,跟垃圾没两样。 而那个时代的美国,也像一个大垃圾堆:暴力,混乱,没有信仰,一塌糊涂。 青少年们崇拜黑暗,爱上歌颂魔鬼的重金属乐队,《黑色安息日》。 成年人信奉暴力(而不是政府)。当他们认为某个人有罪,就会一起抓住他,痛揍一顿,乃至用枪威胁: 你不准再到这附近来 警探呢?也没好到哪儿去。 当他们发现一个有娈童案底的假释犯,第一件事不是调查,而是暴打。 然后,强迫他违反假释规定,让这个人重回监狱。 说出这句话的海斯警探,简直像个反派 但1990年的他,完全变了—— 焦虑。 逛超市时女儿不见了,他急得发疯,整个人濒临崩溃。 这个年纪的他还常常愤怒,吼女儿,酸老婆。 愤怒,刻薄,都是自卑的语言—— 他对警察身份,对公义,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 所以也能看到,1990年的他沦为一个小警员,一事无成。 为什么失去了信心? 或许,这又跟1980年他犯过的错有关。 再来到2015年,70岁的海斯警探,是恐惧的。 深夜,老人突然出现在那对失踪儿童的家门口。 他满脸困惑,惊慌,恐惧—— 因为那个家,已经被夷为平地。 他不知道么?他当然知道。 那他恐惧什么? 比毁灭更可怕的,是遗忘。 刻在回忆里的那些问号,他统统无法解答。 因为他忘了。 ![]() 第一集,70岁的海斯警探接受采访,回顾过去。 注意看这里的惊鸿一瞥—— 采访他的节目叫《真凶》(True Criminal),和“真探(True Dectective)”相反。 (也是第三季) 这才不是巧合,这是一个明显的暗示—— 真探,即真凶。 别误会,Sir不是在说海斯警探就是杀害小男孩、绑架小女孩的凶手。 但几乎可以确定,他掩埋过真相。 记得《真探》第一季吗,其中一个警探发现罪犯绑架了几个女孩之后,一枪爆了他的头,然后,两人把现场伪装成火拼过的样子,以便逃脱使用私刑的责任。 真探,从来不是一尘不染的正义使者。 而这种道德模糊,在越战时代诞生的海斯警探身上,更明显。 如前所述,他是一个信奉私刑的人,有一套私人的正义准则,不受外界左右。 这在他和搭档的一段对话中也可见一斑—— 为什么你杀野猪,却不杀狐狸 野猪可以吃 为什么又杀老鼠? 你知道有多少回老鼠差点把人类灭绝吗? 我讨厌老鼠 那鹿呢,你猎鹿吗? 只用弓。从不打静止的,也从不用诱饵 这种习惯甚至跟随到70岁,他依然会在床头柜里藏一把枪。 有一个夜晚,70岁的他产生了幻觉。 死去的妻子回到了他身边,在他耳旁絮絮叨叨:
爆屏的恐惧 70岁,还能有什么恐惧? 除非你做错了什么,除非你不想承认什么。 恐惧的是回忆,是错误,是真相。 至于海斯警探具体做过什么,Sir不再多猜,交由接下来的故事展开。 但至今为止,主创尼克·皮佐拉托的暗语已经渐渐浮出水面。 为什么选择2015年和1980年? 为什么选择回忆性叙事? 为什么要让男主患上失忆症? 他想借《真探》诉说的,是整个美国社会当下的恐惧—— 遗忘。 忘记错误,忘记真相。 越南战争。 第三季里,从来没有人提及过越南战争的细节,大家只把它当作一种身份介绍,就好像说“我来自XX大学”一样。 你甚至会感觉,战争的内容被人为剪去了。 然而,战争的阴霾却无处不在。 而这,跟历史上美国人对越南战争的态度一模一样。 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公开讲过这么一句话: 美国现在需要的 是治愈创伤 把越南忘掉 遗忘到什么程度? 有一个更糟糕的故事。 美国有两对夫妇是好朋友,他们认识了12年后,两个妻子在聊天时,才互相发现…… 她们的丈夫都曾是越战陆战队的士兵。 过了12年2个妻子聊天时 才发现我们都是越战陆战队 从没说过一个字 全国都是这样 是啊,忘掉,似乎可以痊愈。 但痊愈之后呢。 “你以为你可以从不回头地往前走吗?” 在剧中,这句话来自一个死去的灵魂。 它问的不仅是真探,也是问美国,乃至问全世界—— 当拳头重新捏紧,当恐怖慢慢回潮。 当混乱被伪装成安静,当愤怒被压抑成歌唱。 这些都早就发生过。 你难道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