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 | 为什么我们需要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王天神 2019-01-28


这礼拜翻译了一系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视频。

除了电台里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视频里还有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Jordan Peterson,美国研究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知名现象学家Hubert·Dreyfus休伯特·德雷福斯教授,和看起来很像布道的(实际上就是布道的)一位美国作家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因为陀氏实在是一位非常非常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实在是有太多太多发人省醒的内容,他对人性的洞察深刻到令人发指,单单只拿出他的一部作品做解读,你都能解读出比他写得还厚的一沓文字。


所以,我不打算从他的作品好在哪里,告诉你十万个你需要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理由,我想想说说我的生活是怎么和陀氏发生关系的。


我大量阅读陀氏作品是在23岁的那年,我把他的作品一部连着一部的读了几个月,从《罪与罚》开始,《卡拉马佐夫兄弟》《群魔》《白痴》《死屋手记》《被欺凌与被侮辱的》······


我并不是为了考研,当时也没有什么外部激励迫使我去这么做。


陀氏的书又厚又长,沉重压抑,它绝对不是你能在下午茶悠闲阅读的读物,也不是那种你能和身边人轻松谈论的读物,一旦你开始读了陀氏,并且读了还不只一部,我能知道我们经历过一样的痛苦,一样的困境,一样挣扎过这困兽之斗。


陀氏的书陪我度过的是疯狂的一年,那一年我有个疯狂的念头,我想要成为一位小说家,一位真正伟大的小说,一位一流的,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托马斯曼······那样的一流的小说,甚至还不是毛姆、苏珊·桑塔格(因为他们自己也说自己是“二流作家”)这样的作家。


现在回头看当年的自己,简直疯狂愚蠢到有点可爱,那年我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某种疯狂的境地,发了疯狂的看书,一个人接着一个人的看,每个礼拜从图书馆里抱回来一落一落的书,从早看到晚的看,几乎不出门,抽很多的烟。


当时的经济状况也很不好,不想找工作,因为觉得任何工作都配不上自己,不去见朋友,因为觉得世人大部分都很愚蠢。


所以,你大概能想象得出当我看《罪与罚》时,内心是有多么的难以平复的震惊。里面的拉斯科尼科夫,简直就是当时我所有的内心写照,我们一样的挣扎在道德的边缘地带,一样的怀恨着世界的不公,一样的想去冲破绝望的网,却又也极度恐惧着新世界不是你预想的那样。


我并不是想说这样强烈的共鸣是我们阅读小说的主要原因。因为在那疯狂的一年之后,我放弃了做伟大的小说家的执念,阅读完大部分陀氏的作品之后,我也没有突然就寻得了人生的真谛,开启了美好人生,并没有。


我想说的是,我很开心在那一年里认识了我的同类拉斯科尼科夫(《罪与罚》)、认识了疯狂的伊万·卡拉马佐夫和善良的阿辽沙·卡拉马佐夫(《卡拉马佐夫兄弟》)、还有痴情的有着癫痫病的公爵梅诗金(《白痴》)、还有我至今不敢回头看《被欺凌与被侮辱的》里令人揪心疼的悲惨故事······


所有的这些都是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来的记忆,在我接下来的人生中时不时会想起来的记忆,这些人物是我的亲密的朋友,和有着真实血肉的人一样真实,我们一起欢乐悲痛纠结挣扎过。


我特别特别喜欢这周翻译的视频里,德雷福斯教授引用的一句话:




“人们对你讲了许多教育的话,但一些美好的、神圣的回忆···

从儿童时代保存下来的美好的、神圣的回忆,也许是最好的教育。”

——《卡拉马佐夫兄弟》


这句话就是我觉得我们需要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因,不在于他是否被文学史定义成一百部人生必读之经典,不在于电台的李老师是否在用力的推荐,而是阅读陀氏的小说是我人生中美好的、神圣的记忆,也是我得到的最好的教育,我希望它们也能成为大家人生中美好的、神圣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