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魅力有多大?明知是九死一生,这个国家仍不断派人奔赴中国

 轻风无意 2019-01-28

公元七世纪,大唐的文化、经济达到了新高度,是当时东亚最强大的帝国,不仅周边的少数民族臣服,连其他东亚国家都来朝贺,唐朝完善的制度、文化教育、礼仪等受到各国的狂热崇拜,尤其是日本。

其实在来唐朝学习之前,日本也在公元607年时派人出使隋朝。不过当时日本的态度是比较自大的,其使者呈交隋炀帝的国书上就写了这么一句话: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意思是把隋炀帝比作是“日没处”的天子,而自己的国君则是“日出处”的天子,隋炀帝看到后很不开心,直接称日本为蛮夷。后来为了维持表面的邦交,还是让日本几个僧人如惠日、惠齐等人留在国内学习。

中国魅力有多大?明知是九死一生,这个国家仍不断派人奔赴中国

没多久隋朝被灭,惠日等人回到日本后,向天皇描述了在隋朝所见的一切,并劝天皇学习中国的法律、科技、文化等,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社会是那么多个国家里面最发达的。天皇听从他们的意见,挑选国内的优秀人才,组成一批遣唐使团,前往中国学习。

遣唐使首次出发是在公元630年,从这时算起,到唐昭宗时期,共出使唐朝十二次,每次的人数从开始的两百多人增加至后来的五百多人!而中国与日本之间山长水远,遣唐使来唐路上困难重重,经常遇到恶劣的大风大雨天气,病死失踪等等问题,可谓九死一生。即便是这样,却依旧挡不住日本人来中国学习的热情!

中国魅力有多大?明知是九死一生,这个国家仍不断派人奔赴中国

按照史书说法,遣唐使的路线共有三条:首先走的是北路。此路从日本九州的博多湾出发,途径对马岛(位于朝鲜海峡中间)来到朝鲜半岛,再到山东半岛,总之到了中国陆地后就走陆路去长安。这条路优点是历史悠久,很多人走过,比较安全,缺点就是沿途所需时间长,最短也要数十天。

第二天路线是南岛路,之所以改变路线,是因为日本后来与新罗关系越来越差,而新罗在朝鲜半岛,为了安全,不能经过以前路线了,只能开发新线路。此路从日本的九州岛出发,途径南边的几个岛屿,如种子岛、奄美群岛等,接着困难的时候了——横渡东海!顺利的话即可到达宁波等地方。

中国魅力有多大?明知是九死一生,这个国家仍不断派人奔赴中国

其实南岛路真没什么优点,有的都是缺点:危险大,时间长,而且在海上遇到恶劣天气时,经常船毁人亡,死亡的人很多。

第三条路线是大洋路,此路还是从博多湾出发,在九州西海岸的五岛列岛停泊,一边休息一边等待顺风,顺风来临马上横渡东海,到达宁波等地。这条路优点是时间短,但是缺点更加明显,那就是危险最大,频繁出事。除了遇到狂风暴雨外,由于日本造船技术、航行技术落后,在大海上经常触礁,严重时整艘船散架,无一人存活。其中还试过有船被海上风暴吹回种子岛,有的则不知道吹到何处。

中国魅力有多大?明知是九死一生,这个国家仍不断派人奔赴中国

虽然损失惨重,然而日本不放弃学习中国的精神还真让他们学到了很多。比如,遣唐使团来到中国,首先学习的是法律知识,教育制度,回去后天皇开始效法唐朝制度,连我们衣服的制造、穿法,还有历法等方面日本都学了!

除此之外,还有唐诗、书法、舞蹈、各种工艺、技术、建造,总之日本在那段时间学得很全面,到895年时,日本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国内改革完毕,后因唐朝社会动荡,遂废除遣唐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