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死亡率50%的运动,被华裔导演拍成纪录片并荣获本届奥斯卡提名!

 nzpeach 2019-01-28

2019会更好运欧~


关注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朋友,会发现名单中有一部由国家地理出品的纪录片,它的名字透露着无限自由的气息——《Free Solo》!



看过海报,如果你单纯认为这又是一部画面精美,灿烂阳光将汗水镀上金色人生的励志影片。那么,你绝对要错过一次心惊胆颤、手心出汗、腿脚酸软的观影经历了!


看看它已经获得的诸多殊荣中的一部分,这表示它绝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那么简单——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2019)

·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2019)

·电影奖 最佳纪录片(提名)

 

43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2018)

·观众选择奖 纪录片单元

 

第71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2019)

·最佳纪录片导演(提名)



在《徒手攀岩(Free Solo)》中,主人公攀岩大神Alex Honnold的“Free solo”——无辅助、无保护、单人徒手攀岩,赋予了整部影片激荡的灵魂。哪怕你已知晓他最后会成功,但仍不由得在Honnold每一次更换支点时屏住呼吸,在每一个回望身后万丈深渊的镜头中惴惴不安。有那么几秒,仿佛终于找到安定,敢放胆喘口气的时候,却发现手心满是汗水。


 



有辅助工具的攀岩活动已非常危险,free solo-徒手攀岩更是玩命——据统计,全球攀岩专家进行free solo挑战的死亡率高达50%!


当然,如果你像小编一样是一位非常需要关爱的可爱的恐高症患者,那么你可以放心的看完今天的内容。今天,我们不透剧,而是聊聊影片背后,国家地理的独家内容。


Photograph by  Jimmy Chin


“斑比准备好了!

重复:斑比准备好了!”


2017年6月2日下午5点左右,Alex Honnold感觉自己正处于巅峰状态,他问Jimmy Chin,团队是否可以在第二天开拍。“我想我要去爬了。”Honnold说。


Chin点点头,装作没什么大不了的样子,他不想让自己的兴奋打乱Honnold的心境。故作镇定的待了一会儿,Chin告诉Honnold他明早再来,就离开了。


慢慢地走,直到确认离开Honnold的视线之后,Chin才狂奔起来。他急不可待的打开对讲机,向团队兴奋的喊道:“班比准备好了!重复:班比准备好了!”


《Free Solo》的两位导演,Jimmy Chin和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


如今45岁的Jimmy Chin是《Free Solo》的导演之一(另一位导演是Chin的妻子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是世界著名的登山家、攀岩家、导演、摄影师和探险摄影家。美籍华人,中文名字叫金国威。


Chin有不少登山界的硬核成就,最受人瞩目的或许是2011年与两位好友一起再次挑战,完成了全球首次登顶喜马拉雅山梅鲁峰的壮举!这一过程,在Chin妻子及其团队成员的协助下,被制作成纪录片《攀登梅鲁峰(Meru)》,并广受关注!



在极限登山的过程中,多带1KG的装备都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很难想象Chin是在怎样的坚持下才能在登顶梅鲁峰的过程中携带摄影设备,并保持拍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被称为大神吧!)


正是有了Chin这样顶尖的探险摄影家朋友,Honnold的天赋和努力才有了突破攀岩圈让全世界为之惊叹的机会。2009年,他们首次一起探险了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婆罗洲的洛氏谷(Low's Gully)。在婆罗洲的探险之后,两人经常一起攀岩,期间Chin还拍了一些Honnold徒手攀岩的片段。


“我们建立了信任。”Chin说,“他相信我能安全地拍摄他。我也相信他能攀爬他感觉良好的岩壁,而不是被迫为镜头做一些表演性的东西。”


Jimmy Chin 与 Alex Honnold


这不单单是运动健将遇到天赐摄影师这种简单的故事。两人在交往中相互吸引、相互学习——Chin向Honnold讲述攀登梅鲁峰九死一生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使攀岩天才Honnold的心境趋向更加成熟。


两位大神的交流,我们普通人或许不懂。但我们可以想象,除了强健的体魄和必要的技术之外,心理控制能力是评定攀岩家,尤其是进行free solo活动的攀岩家的重要指标。



在攀岩领域,Honnold之所以被称为天才,是因为他如此年轻,却拥有一种非凡的控制恐惧并专注于完美执行手头任务的天赋——这种天赋要求你在伸手触摸岩石的时候,不要焦虑于身处1000英尺(304.8米)的悬崖之上。


因此,攀岩要求的不仅是超人的集中力和耐力,相对于动辄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小时的攀爬来讲,也是心智的极端考验。只有将心灵沉浸在近乎禅定的境界,才能保持不被外物所扰,不被恐惧吞噬。


而当难度晋升到几乎自杀的free solo(无辅助、无保护、单人徒手攀岩),因为没有辅助工具,所以只要开始攀爬就不能回头。除了到达终点或坠落,同行的伙伴很难施以援手。因此,在free solo的过程中,任何一点外界干扰或内心的恐惧,都有可能直接导致惨剧发生。



所以,如果你是Jimmy Chin,准备拍摄你的朋友,采用free solo的方式攀登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的酋长石(El Capitan),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时,你会制定怎样的拍摄原则?


Jimmy Chin 制定的拍摄基本原则


1,组织一支世界级的登山摄影师团队,在Honnold攀爬近3000英尺(914.4米)的酋长岩立面时,团队要有能力借助绳索与他一起行动;


2,任何人都不允许低声说话、打喷嚏、摘下镜头盖、取下一块鹅卵石,任何一块鹅卵石都可能分散Honnold的注意力,使他受伤或坠落。


3,最重要的是,不许任何人与Honnold谈论“史诗般的”攀登,这会对他施加心理压力,同时也会打乱他精确校准的思维定势。



但遵循这些规则本身,就与free solo相矛盾,因为在这项冷酷的运动中,首先就需要摆脱一切规则对身体和头脑的束缚。何况没有绳索的攀爬显然也违反了山区安全规则,更不用说人类求生的基本逻辑了。


仅仅是拍摄者的内心就有如此矛盾的问题,那些亲身进行free solo攀爬,身处绝壁,向死而生的挑战者们的内心会有怎样的心结,我们实在难以想象!



2015年底,Honnold告诉Chin和Vasarhelyi他已经准备好了,同意秘密合作拍摄一部关于攀登的电影。


2年后拍摄成行。虽然有2年的准备,但到了实拍前,每一个测试仍需要多个小时的精心准备——Chin和团队人员将在Honnold之前沿着酋长岩东边的一条简易路线利用绳索快速爬升,携带数百磅的照相器材和补给。


然后,团队利用绳索从岩顶降下探险摄影师,或用一种手摇绞车在Honnold开始攀爬的时候跟上他的进度。到了最困难的部分,为了使拍摄对Honnold的影响降到最低,团队会从攀爬路线附近撤离,转而采取超远距离拍摄的方法。



拍摄工作在专业团队的执行下有条不紊的进行,所有人都秉持着不打扰Honnold的原则,静静的与这位33岁的大男孩一起完成free solo的挑战。


虽然攀爬和摄制的过程都像群山一样安静,但这次攀岩却注定会引发所有人的惊呼!因为它不仅凝聚着Honnold从无数汗水和危机中得来的冥悟,彰显着Chin不畏艰难将人类至高的精神品质展现在大荧幕上的雄心,还是一次山高人为峰的绝美赞歌!



看看这个站在山顶,赤脚憨笑的大男儿。他是攀岩界的大咖,他的纯粹和忘我让他不断打破纪录。但他也是个普通人,他的朴实与纯真在与Chin第一次见面时为他赢得了一个普通却可爱的外号——斑比。


而我们每个人,

都具有成为各自领域“可爱班比”的天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