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专栏|李莹:小组合作——课堂的“双刃剑”

 山湖微波 2019-01-28

第 1532 期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从新兴走向热门,又从热门慢慢变得沉寂。到了现在,大家依然或多或少会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有容量、有深度。但是,究竟该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小组学习?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细看现在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竞赛,小组合作学习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缺少了,就显得上课老师很不“时髦”,很不“课改”。于是乎,一节课下来,你总是能见到一大群学生黑压压的脑袋凑在一起大说特说,更有甚者,满教室跑着讨论的,回答问题之后其他学生热烈鼓掌成为形式的,如此等等,各种怪象层出不穷。是这些学生都打了鸡血,还是我们一味地追求新鲜模式而带来的华而不实的弊病?



也有一些老师似乎“看透”了,干脆十分排斥小组合作学习,认为那不过是课堂的噱头。所以在追求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其实也放弃了一些可以让学生们思维更活跃、课堂更高效的机会。

我们常说,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个团队却能走得更远。也就是说,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排斥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俩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我国教育学者王坦也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光靠个人的力量显然不足以取胜,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从学生时代抓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学校依然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全班同学在教室里正襟危坐,老师在黑板上引导、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固然是有很多优势的。但现在也有很多老师意识到只有老师的讲解是不够的,还得让学生学会思考,所以开始使用“问题引导式”教学。这都是一些非常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但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有多少学生是在真正思考的?就算所有学生思考了,老师能给多少同学站起来发言的机会?如果我们这时候能采用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难题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来。我们不难发现,同学们之间似乎更有话说,更愿意开口说,这样可以给每个同学开口“说”的机会。如果小组内某个同学从来不说话,在其他小组成员的带动和督促下,这个同学开口说的机率也会大大提高。如果老师提倡每个小组内的成员轮流当发言代表,还能最大程度地把当堂发言的面扩大,以达到锻炼同学们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这也算一举多得了。






有人说,自己的课堂不需要这些新鲜的东西,只想回归真实,回归传统。可是,小组合作学习真的已经不是新鲜的东西了。早在十八世纪,约瑟夫·兰开斯特和安德鲁·贝尔就开始在英国广泛使用合作性学习小组的方式;19世纪初,这种学习方式传入美国并不断发展;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在美国重新兴起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再看国内,两千多年前,《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育名著《学记》中也提出:“相关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私塾常用的“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教学方法现在依然运用于武术、跆拳道等各类特长教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小先生制”。古今中外的这些理念和行为,都足以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存在的必要,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





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达成小组合作的形式而去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必然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首先,会让学生疲于哄堂讨论,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因为自己不用细细思考,用别人讨论的结果来充当自己的展示成果也未为不可。其次,让教师不便于对个别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也就不能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反馈。再次,独立思考也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过多而又华而不实的小组合作学习,会严重干扰到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

子曰:过犹不及。凡是物极必反,小组合作学习亦然。面对“小组合作学习”这把双刃剑,教师需要把握好利剑出鞘的最佳契机,在最恰当的时候做最恰当的事,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我们对高效课堂的追求。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