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经典俗语1000条(四)

 了逹 2019-01-28

民间经典俗语1000条(四)(两字:物品类)

 
1、幌子——商人挂在门口的招牌,骗人
2
、枋子——棺材
3
、簟子——竹凉席
4
、包子——烧火粪的包子
5
、杪(渺)子——
6
、片筋——碎布
7
、角子——硬币
8
、标子——祭祖时插在坟头上
9
、寿衣——死人穿的衣
10
、厝基——人死后在野外厝放几年再下葬
11
、大襟、对襟——旧时上装两种
12
、猴帽——老头戴的一种帽子
13
、猫窿——大门下边留出的一个小窟窿
14
、羹匙,勺子、挑子——匙子
15
、排刀——切菜刀
16
、筲箕——竹制淘米工具
17
、滚水——开水
18
、览盆、簸箕、筛子、腰箩
19
、舌斗(晚)斗——木制容器
20
、升子—— 十升一斗,十合(各)一升
21
、粪舌斗(晚)——粪瓢
22
、连枷——拍地法脱粒用,竹制
23
、石滚——石碾子
24
、大(小)塥——沟渠之一
25
、扬掀——锨蒲
26
、砍刀、拖扒、木耖、铁耖
27
、扬叉——铁制二齿叉子
28
、斛桶——脱粒用
29
、苗担——两头尖金属扁担,配钩绳子
30
、耙子——钉耙;粪耙;草耙
31
、筢子——五齿的竹耙
32
、栲栳——笆斗
33
、耥耙——除草的农具
34
、牛鞅、牛轭——架在牛脖子上
36
、篅条——圈起来做成粮食囤
37
、(左扌,右罕)锄、条锄、扒锄
38
、班房、号子、局子
39
、榫眼、榫头、卯眼
40
、竹榻、藤榻、大凳、木榻
41
、黄烟、火香——旱烟及点旱烟的引火
42
、盆桶——子孙桶,一套木桶
43
、席子——仅仅指草席
44
、欢(烘)团、火团、火球
45
、坎子——高出地面的土埂
46
、摇窠——摇篮
47
、廊(垓)檐——屋前檐下的部分
48
、鸡赛——鸡笼
49
、桁条——支承椽子的横木
50
、土墼(基)——未烧的砖坯。土坯
51
、东缸、蹲缸、茅厮、厕所
52
、窝棚——避风雨的简陋小屋
53
、亮瓦——顶篷采光半透明薄片
54
、攮子——短的尖刀
55
、盘缠——路费
56
、老枰——十六两制
57
、井罐——灶台上烧水的瓦罐
58
、水笔、金笔——钢笔
59
、漫(麻)儿、没儿——硬币的正反面
60
、蛮槌——洗衣用
61
、锯沙——锯末
62
、蒲扇——用香蒲叶做成的扇子
63
、叫子——哨子
64
、戳子——章、印章
65
、洋碱(肥皂)、洋瓷(搪瓷)
66
、洋码(阿拉伯数字)、洋灰(水泥)
67
、洋箱、洋铁、洋钉
68
、洋油、洋钱(银元)
69
、屑(音脚)子——碎末
70
、刮板——修平新模制砖的木板
71
、烘笼——烘衣物竹笼子
72
、票子——纸币
73
、笼嘴——戴在牲口嘴上
74
、渣滓——精选提炼后的残渣
75
、箢箕——竹篾编成的盛东西器具
76
、要子、约子——稻草拧成的绳状物
77
、襻子——系衣裙的带子
78
、褓被(小儿被)、褓衣(婴儿衣);
79
、头绳——指毛线
80
、土布、老布——手工纺织粗布
81
、条几、茶几
82
、王法——古时指国家的法律
83
、汗渍-汗痕
84
、括弧——括号,有时也指引号
85
、暴头——雷阵雨
86
、电石——电池
87
、拖板、踏板——床前的案板
88
、田缺——田硬上开的淌水缺口
89
、地宕(蛋)——脱粒用
90
、打杵——休息时撑重物的撑子
91
、縆索——粗索,粗绳子
92
、锅烟——锅底下的黑灰
93
、袖衤宛——袖子、袖口
94
、捺扣——按扣
95
、浮头——面上
96
、垢渍——身上的脏
97
、被火——被子
98
、划石——裁缝用的粉笔
99
、刺网、扒网、丝网、夹网、撒网、大网
100
、盐罐(钵)——装盐的罐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