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凰涅磐--自我的重建

 毓真 2019-01-28
人格解体之自我的重建

传说有一种美丽的鸟叫“凤凰”,每五百年它便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为烬,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间的祥和与幸福。同时,它们在肉体与精神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之后,从灰烬中重生,循环不已,成为永生,人们称之为“凤凰涅磐”


两年前有个因抑郁症引起的人格解体患者向我求助,他说自己没有灵魂,就是一具僵尸,所有的哭和笑都是自己装出来的。他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一场失败的恋爱后开始出现的这个问题,极度痛苦,却无处诉说。后来,他大学毕业后在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打工,过着不会爱、不会恨的生活。曾经在医院里看过,医院说是抑郁症,给了些药吃,但并不解决问题。他自己感觉不像是抑郁症,直到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人格解体”这个病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得了这么一种奇怪的病。


失恋,几乎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种体验,但是为什么偏偏是他,在失恋后得上这么一种奇怪的病呢?


我在与他的沟通中,慢慢地了解了他的一些成长经历。小时候,家庭环境非常好,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是当地不大不小的官员。他自小就很受父母宠爱,上了当地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成绩也一直是学校的前几名。在此时他的梦想,是可以考上清华或者北大。按照他的成绩,这一切都是可能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的高考出现了失误。当成绩下来之后,发现他的成绩似乎不足以考上清华或北大,于是他的父母为保险起见,就做主帮他选了一个稍微差一点的大学。然而,当录取结果出来以后,发现他班上有个同学考得比他的分还少,竟然上了北大。于是,他很生父母的气,认为自己的一辈子被父母毁掉了。如果当初父母不帮他做主填报志愿的话,他也是一个北大的学生了。自上大学后,就和父母关系非常不好,除了缺钱的时候会给父母打电话,平时根本不和父母联系。(他常常会和我说,会恨自己父母一辈子。)


在大一的时候,他就谈起了变爱,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孤独的感觉并不好受,既然缺少亲情,自然就要用另外一种感情来弥补。但是,他所追求的并不是爱情,而是出于摆脱孤独的渴望。女孩终于选择分手,而他就在分手之后的痛苦中,突然发现自己出现了感觉不真实,感情淡漠的状态。


德国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讲:每个人心里都一个二百万岁的老人!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很多很多的小人。我们的父母、祖先,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同学、同事,甚至包括我们的仇人。我们现在的这个“我”,便是由无数个过去之“我”所组成。一个健康的心灵,必须拥有一个完整的人格。我们在生命中遇到过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因此,我们的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既丑的一面,也有美的一面。我们内心诸多情绪、理念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当一个人试图抛弃那些他认为不好的、不敢面对的东西的时候,他的人格将不完整。

当一个人试图去抛弃自己的某一部分的时候,“自我”便不再完整,他也不会再是那个真实的“我”。当他拒绝接受真实的“我”的时候,他的大脑便将为他制造出另外一个空间、世界,把真实的感情压抑,于是他便会出现生活在另外一个空间的感觉,发现这个世界开始不真实,自己的感情淡漠,不会哭,不会笑,成为一个所谓的“人格解体”的患者。之所以叫做人格解体,便是因为他抛弃了自己内心深处那些组成完整人格的小人。


那些被抛弃的小人,会呆在角落里哭泣,所以人格解体的患者会有非常难以言说的痛苦。对于人格解体的患者来说,其疗愈之路不亚于一场“凤凰涅磐”,要经历许多的痛苦与孤独,面对无数的压力与方能重生。他们要找回那些被自己抛弃掉的小人,要让自己人格从分离的状态,恢复到完整的一体,这艰难的过程,真正是一场涅磐之旅。


涅磐,又名圆寂。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成就如来法身。圆即圆满,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寂即寂静,断灭生死烦恼。在佛教里,放下分别心,无所得,无所执着才可称之为圆满,甚至所有的痛苦与烦恼皆是成佛之助力。因此,传说所有大魔王、阿修罗反而是佛佗的大护法神。是故,六祖慧能讲:“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人生,怎么可能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我们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注定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创伤。如果你选择逃避,这些痛苦、烦恼必将成为你的恶梦之根源,令你生病。如果你选择面对、承担,痛苦终将成为你人生成长中的宝贵经历。


我不是巫师,所以没有可以招唤灵魂的法术。我所唯一依赖的,就是坚持对每一个陷入困境之患者的无限信任。我用我的耐心帮助他们去探索内心深处那些自己不愿意、不敢面对的痛苦与烦恼,让他们重新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人格来。


我帮助男孩一点一点地回忆自己从小到大所经历的父母的爱,学会感恩。让他在催眠状态下,和父母进行对话,与父母和解。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有一天,他终于主动和父母打电话,向两位老人家表示歉意。当电话那端传来老人家的哭声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也哭了出来。这是他十年来第一次哭泣。渐渐地,他学会了活在当下,不再纠结于过去,后来参加了硕士考试,圆了自己儿时的清华、北大之梦。


我知道,他内心深处那个被他遗弃的小人终于回来了。他的所谓人格解体症状也最终消失。


当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希望每一个正在经历“人格解体”之痛的朋友,都能够坚持下来,坚信自己终将有一天可以完全康复。如果你的身边有朋友有这种痛苦,也请你把这文章转给他,期待他有一天可以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