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以花鸟画闻名,而其山水画,无论数量或者质量都难以与花鸟相提并论?那么为什么八大不爱花山水?或者说八大的山水境界为什么不如花鸟,历来人们争论不休,以笔者之见大约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由经宋元以来建立起的山水高标,难以超越,而清代以来以四王为代表的山水师古传统陈陈相因,以八大的孤傲个性来说,显然非己所愿。其二是八大自身的身世之忧,身为明朝遗老,八大的心态里更多是残山剩水,枯枝败叶,此山河非彼山河也。 清 八大山人 仿倪山水 这里就要论及一下山水画与花鸟画的差异性,一般而言,山水画一般青睐于巨幅大作,而花鸟画则一般钟情于典雅小品,山水画胸罗万象、心吞天地,而花鸟画怡情养性,多自娱之趣。以八大的心性而言,囊括宇宙生命之象,气吞山河之志,非八大不能为也,是不愿也,尤其是八大艺术生命的早期,鲜有山水画传世,即使有,也多以册页形式存世的山水。而《仿倪山水》是个例外。 这幅山水巨构在2009年拍出8400万人民币的天价,艺术价值也比传统册页山水高出许多。《仿倪山水》虽是巨幅,但177×93厘米的尺幅跟历代山水卷轴相比,乃是小巫见大巫,但已经足以浇筑八大充盈胸臆、流转天地的块垒之气。 《仿倪山水》整体风格仿照倪瓒山水的特色,淡泊、宁静,清逸而旷远,山水意气苍茫,笔法高古,得倪家山水之神韵。但八大亦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冷寂、枯索和苍凉,有去乡别国的孤独意味。 一般而言,倪瓒山水呈现出三段式,笔意简洁,意象恬淡,以无人之境烘托心象,而在八大这里《仿倪山水》变为五段式,孤村、疏林、乱石之间点缀着冷寂的河水,缓缓流溢,水流大量留白,两页苇船随风而起。苇船轻墨淡写,有空间的旷远之感,又似有时间流逝的动态之美。动船以烘托孤村、枯树、乱石的浩渺寂静,虚实相间,有荒古远村的避世心境。 这三三两两,任意三段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是空间组合,可以任意排序,独立成幅,因此《仿倪山水》不仅仅在笔墨和意境上与倪瓒山水别有不同,在构图上也穷极变化,在简约之外,蕴含着繁复的王蒙式意气。粗看平静淡远、遗世独立,细赏之下又万般愁绪,满目萧然,一种融于天地之间的孤独气息,迎面扑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