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老子排斥的一个理念,是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

 z开卷有益 2019-01-28

《道德经》: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第42章以为教父,这一章中强调了人要以和为贵,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认为所有万事万物都是一种和谐的一种状态而存在的,就好像阴阳二气,也是和谐存在的一个东西,老子特别强调了和气的重要性,万事以和为贵。

太极就是道就是一,就是因为这一种特性,把所有的事情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和气。天属阳,地属于阴,天地万物在一起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生成的就是和气,也就是和大自然和整个世界都是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

老子特别排斥的一个状态就是蛮横凶狠的人,生活中对于很多人蛮横不讲理是非常错误,非常要不得的一种状态。

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古人所教诲的道理,我就用这个道理来教诲别人,特别强横的人不得好死,我将以此作为施教的一个开端。

老子对于强横成凶的人特别排斥的,在老子的理念当中,我们生存在宇宙空间里面,万事万物也有阴阳之分,很多事情包括人在内,都有两面之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阴阳。而阴阳演化之后就是一种和的状态,无论是我们普通的人类,还是万事万物,只有和气为人,才是合乎规律,合乎大道的一种要求,才是一种有道德的人。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生活中那一些脾气秉性特别蛮横,特别不讲理的人,他们内心都不是善良的。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他是用一种和气的状态去为人处事。做事的时候有方有正,有棱有角,或许有自己的原则,但是他们为人处事的时候,一定用善念去教化别人,并不会出现更多的凶神恶煞的行为。

相反,那些只知道蛮横不讲理的人,他们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这样一种蛮横无理的状态,会让别人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时间久了,别人并不会尊敬这种人,这样的状态不是一种合乎大道,也不是合乎道德的。当时间久了失去别人的尊敬,失去别人的敬佩,这种人一定会走上穷途末路。

老子所说的和,就是和气生财,用和谐的状态去和别人相处。在一起的时候,不可以和别人蛮不讲理,特别蛮横。

如果把这种状态用在面对人生上,就是用一种和气的心态去为人处事,去面对人生。

每个人的一生会有很多得失和很多大喜大悲,即便我们处在人生低谷的时候,面对着很多不如意,面对着很多窘境。用一种和气的心态去面对,才能够真正的战胜狂风暴雨,迎来一个美丽的彩虹。

这是老子的一种智慧,也是我们在生活中需要锻炼,慢慢需要去悟道的一些哲理。

那些蛮横不讲理的人,或许会因为一时的权势而占到一些便宜,但是从长久来看,人生真正的赢家,生活真正幸福的人都是和气和睦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