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中为人处事的智慧

 老刘tdrhg 2017-01-18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其所著《道德经》一书,流传千年。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道德经中为人处事的智慧


  •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人处事第一要务即是要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切勿好高骛远。

道德经中为人处事的智慧

  •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处事当以诚信为本。信守诺言,诚实无欺,此中华传统文化之基本要求。轻言

  •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此句为道德经最后一章开篇,老子想要表达,事物表象和实质往往并不一致。我们在为人处事中,不应只单单看到表象或被表象所迷惑,应透过表象,看到事物或人本质。

  • 4、致虚极,守静笃。保持内心的纯净,在处世之时才能持有正确的心态。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道德经中为人处事的智慧

  • 5、上善若水。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