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偷窥利器?将白墙变成镜子,这种算法仅用散射光即可重建图像

 昆仑圃 2019-01-28

研究中一组用于算法重建的图像。


不需要镜子也能看到视野之外的东西?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真实能够实现的,只要一台普通的相机,加上一定的算法。再模糊的影像,也能重建在你眼前。来自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像我们展示了这一出科学的魔术。


撰文丨李晓慧


当你想看到视线之外的事物时,往往需要一面镜子,比如汽车上的后视镜,或是窥探敌情的潜望镜。在过去的十年中,光学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如果要看到视线外的物体,镜子不是必需之物。用外来激光器发射脉冲,再加上能够探测单光子的高性能传感器,也可以重现视线外的事物。


不过,最近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展示了一种算法,不需要昂贵而复杂的设备,只要一台普通的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再加上他们设计的算法,就可以重建视线外的景象。换句话说,肉眼在白墙上看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但是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却能从中重建出原始图像。


“这不是魔术!”波士顿大学的研究者担心有人感到困惑,特别强调。


先来猜猜下面的图片都是谁的影子?



用数码相机拍摄光影的照片,并经过计算之后,重建出了如下图像:



而原图是什么样的呢?



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论文的共同作者Vivek Goyal认为,由于并不需要复杂的硬件,未来这样的应用有可能变成手机上的一个App,不过他也提醒,这种应用可能会很有趣,但也有可能带来一些有点可怕的应用。


目前,论文作者认为他们设计的算法可用于监控危险的环境,比如燃烧和倒塌的建筑物,也可以用于导航和监测“隐藏的对手”。


我们知道,当光线照射到镜子表面的时候,它们会以同样的角度进行反射,就像在原子尺度上一个个小球在完全平坦的表面反弹。但是墙壁从原子尺度上看非常粗糙,当光线照射到墙壁时,它们向各个角度散射光线。由于粗糙的表面会扰乱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因此我们的眼睛无法识别它究竟来自何处,看起来就是一团模糊的影子


那么,研究人员是如何做到从一团模糊的影子中还原图像的呢?他们在波士顿大学一间没有窗户的房间中展示了整个过程。


在这个黑暗的房间中,一个显示器展示着一幅幅图画,屏幕的闪烁在对面的墙壁上产生了昏暗、模糊的光影。相机放在三脚架上,快速拍摄墙上的光影,总曝光时间为3秒钟,然后将拍摄的所有图片输入计算机程序,几分钟之后,就得到了重建后图像。



几年前,MIT媒体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曾经用激光完成过类似的任务。他们布置了如下这样的场景:相机与3D模型用一面墙分隔开来,这让模型不会出现在相机的视野中,对面有一个墙壁。



当激光器发射出激光束后,激光在到达墙面时会发生散射,一部分光子进入到相机,一部分光子散射到模型身上并再次发生散射,如此往复。因为光子经历的路程不同,光线到达相机镜头的时间也有差异。利用这些差异,就可以反推出它们经历的距离,进而计算出视线外墙的另外一侧究竟是什么。



下图可以看到经过计算后,重建出的3D模型小人。



MIT的研究人员认为,利用这种技术可以看到隐藏着的人或物体。这种技术未来可以用于多个场景,比如转载于车上避免转弯时容易发生的事故、寻找火灾现场无法看到的受困者、用于医疗上对身体内部的探查……



但MIT的方案中有一个劣势:贵!他们需要使用飞秒激光器和高速扫描相机,这些设备不仅昂贵,而且也很复杂。那么,波士顿大学此次的试验为何可以摒弃这些昂贵且复杂的设备?秘诀就在于一个不透明的挡板,这也是整个试验的关键。


研究人员在显示图像的屏幕与墙壁之间放置了一个不透明的遮挡物,这一遮挡物会阻挡来自显示屏的部分光线,这种效应有点类似于部分月食,地球会阻挡部分太阳光照射到月球。随着遮挡物前后左右的移动,墙壁上的模糊光影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数码相机会捕捉光影的变化,也是基于这样的变化,研究人员才能够创建算法,从光影中重建原始图像。



如果没有挡板,重建的图像就会这样: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荷兰光学物理学家 Allard Mosk说道:“我们此前一直认为,在没有任何先进仪器的情况下,只用墙上的散射光来重建图像几乎是不可能的。”


论文共同作者、美国波士顿大学的 Vivek Goyal也认为:“可以把墙当作一面镜子,这令人非常惊讶。”


而由于这样的应用并需要复杂的硬件,一旦未来发展成熟,它就可以成为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用的产品。“未来它很有可能成为手机里的一个App,” Goyal说,不过,他目前并没有这样做的计划。同时,Goyal也认为,“不可否认的是,它会有一些有趣的应用,但是它也可能会有一些有点可怕的应用。”


参考链接:

https://www./articles/d41586-019-00267-x

https://www./articles/d41586-019-00174-1

https://www./articles/s41586-018-0868-6

https://www./talks/ramesh_raskar_a_camera_that_takes_one_trillion_frames_per_second#t-428776



《环球科学》2019年2月刊现已上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