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继续做自媒体行业,想法很多

 Eeryman 2019-01-29

忙碌起来的时候,其实内心是没有太多想法的


反而是放假了,时间多


没事就爱幻想,爱构思,一不留神,又独自思考了几个小时


出来创业的这几年,想法多,这是团队人中经常评论我的一个点之一


我经常回复到:玩互联网变化很快的


抖音火爆的时候,我意识到抖音流量的巨大威力,于是让办公室所有人必须都玩抖音


具体做什么呢?


随意发挥


结果第二天,我问他们做了没有?


没有一个人开始操作


而且还抱怨一大堆问题:


比如:

1


你之前说的XXX事情,太忙了,完全没时间抽出来做其他的

2


设备不够

3


卡不够

4

还没想好怎么做




反正就是这样的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他们说完之后,我或许又有了新的想法


说到,先不用把重心放抖音上,我们先做XXXX项目


结果绕了一圈下来,他们也很无奈,也很懵逼


而我自己一直都活在自我的认知世界里面


今天觉得A项目不错,马上告诉大家,让他们去测试,结果还没测出出来,又发现B项目有前景,于是又吩咐他们去测试


所以,会发现一个现象,我想法很多


一直都在强烈要求团队人员跟上我的思想节奏


结果往往是不现实的


毕竟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也不能达到我这样除了吃饭睡觉都是围绕工作在展开


如果一周内,我都默默无语,没有新鲜的想法出来,要么是身体不舒服了,要么就是当下做的项目超预期了


我的想法很多,但是我一直坚信一个道理:事在人为


如果我又思考,又去研究,最终自己又亲自去动手测试


说实话,我还真没这样的三头六臂


很多时候,我临时一个想法出来,或者发现一个新的可操作项目,觉得很好,但是反观自己的团队,发现没人能够用上啊


要么就是他们不适合做这个项目


要么就是他们当下手里都有很多事情


于是,我发出了感叹:手下无多余的精兵良将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2018年6月,爱奇艺正是爆发期


一天一个账号可以软件搬运3000个视频上传,后期等待视频累积播放量稳赚收益


我当时知道了


觉得项目也很好


但是办公室的几位小伙伴手里都有事,完全抽不出时间来做


于是我自己测试发了十多天


发现升了3级号,现在这个号已经6级了,每天收益都是一两百块钱


截止现在,我们团队也做了100多个爱奇艺号,但发现后面启动的账号还是晚了那么一小步


没有赶上批量疯狂上传视频的机会点


现在每天最多上传40个视频,很受影响


加上平台不审核,很多时候,无奈只能上传两三个视频


有想法,最终都要落地


得有人去实际操作


这就需要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


指哪打哪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的


他们很难放下手里已经在赚钱的项目


每测试一个新项目,都是需要时间来磨练的


成功了,最终有肉吃


没成功,就白白浪费了几个月时间


这个我心里非常清楚


加上,大家跟随我,都是想赚钱的人,不可能苦逼埋头做几个月,完全没收入


这样的处境,也不适合“狼性”的他们


每天能够看到项目带来的实际收入,这才是最激励他们的



我们是1月25号放假的


放假之前,我在成都对接了好几个项目


都是年后就要启动的

校企合作成立飞哥传书新媒体实践基地

团队人员线下讲课

飞哥传书全网引流,流量池打造


以及一观摩的金融健康产品起盘


规划了很多


想法很多


需要去执行操作的事情也很多


梦想总是要有的



回归现实


我还是那个我:想法太多了


什么都想做


反观身边的团队人员,问题又来了:人才何在?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我现在的团队人员能力不行,我之前发圈也说过,他们现在一个人做事可以当很多公司的3个人,只是完全抽不出可以指哪打哪的人出来)


谁去做,这个是至关重要的



我喜欢看历史,诸葛亮和魏延的事件中,给我的一个启发就很大


在公元228年,诸葛亮进行了第一次北伐,当时他挑的时机刚刚好,正是魏国皇帝曹叡去世,曹爽和司马懿互相争夺权力的时候。当时的魏延在诸葛亮北伐开始的时候曾经进献过计策,他的计策也被人称作子午谷奇谋。这条计策模仿的是韩信的暗度陈仓,他率领士兵偷偷的从子午谷进军,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之后诸葛亮从斜谷进军,两军在潼关会合


其实魏延的想法就是集中所有骑兵攻打一处,做一件事情


你很难发现什么都做,反而都做得很好的


我这几年,好像就有点,什么都想做


最终很多项目都是蜻蜓点水,做了一个数据出来


就暂停了


其实背后浪费了很多的人力成本、金钱成本的


围绕自媒体行业,可以做的真是太多太多了

做原创内容

(组建团队外出或者室内拍摄、写作)


做搬运内容

(每天大量二剪,批量生产内容)

做不同平台

(头条、抖音、百家、大鱼、爱奇艺、企鹅、网易、封面、趣头条、搜狗、搜狐)


做不同领域

(美食、游戏、旅游、宠物、三农、汽车、社会、科技)

做不同形式

(短视频、小视频、图文、图集)


又想一边做内容,有结果有数据


又想做圈子做人脉


其实,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做事模式的


同一个团队,很难把内容做得也好,然后又擅长做圈子的


我在今日头条创作空间(成都)办公,发现这个现象很明显


隔壁办公室大都是百万粉丝的头部IP大号


你真正去问他,如何做起来的?


他们大都只会说,就这样做起来的


坦诚交流了半小时,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擅长总结


把大部分的成功都归结于机遇


很难列出12345678点出来


放假之前落实的几个事情,其实要说挣多少钱,那是必然的,如果不挣钱,我是不会冒然带动团队去冒这个险的


但是,细细思考之后


发现


战线太长了


总共不到10个人,而我们做了好几件重要的事情


和川内一所高校合作,成立新媒体实践基地,我们负责派人过去指导教育学生做自媒体,再把我们的项目融入进去,让在校大学生边学习边实操


理论是是没问题的


但这背后需要的知识点和经验很多


我安排过去的这个负责人,能力需要很综合


不仅要会剧本编写,还要会前期拍摄指导、后期剪辑处理、最终的运营指导


相当于面对的一群大学生完全是0基础


他需要综合能力很强大,不仅自己会做,还要能讲出来


教会给几百个大学生


最终再让大学生们去落地,做出成果来


流程就是这样的一个流程,看似没多大的难度


去做就对了


只有做了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


这个道理我心里非常明白,但是我团队的人员中,现在谁具备这样的综合能力呢?


会做的不一定擅长讲解


擅长讲解的不一定适合能够把知识灌输给大学生们


擅长灌输知识的,不一定能够让大学生们把所学的知识落地,真正创造出价值


我和任何人合作,都是基于人品展开的


我不希望最终只是走了一个流程


我希望能够超预期


让双方都满意


这样才不至于浪费表情


对得起双方的投入


然后就是锻炼提升团队每个人的演说能力


安排大家去线下授课


几个看似重要的项目落实之后,我发现战线又被拉长了,不但没有做减法,反而增加了不少

从零起步组建指导大学生拍摄团队做拍摄
从零起步组建大学生学习PR等软件,然后做二剪
从零起步指导大学生拍摄抖音
飞哥传书流量全网营销
一直想要做的健康金融产品也是得从零开始做流量



这些项目都是具有前景的,可做事的人呢?最终结局如何呢?


浙西都是需要我静下心来思考的


目前我们的团队能力完全还不够支撑同时启动这么多件事情


所以,最终还是得做减法



并不是能赚钱的项目都去插一脚


而是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规划的


和团队人员能力能够匹配上的


不然最终看似做了很多项目


年底一总结


好像失去了很多


最重要的还是没把钱挣了放在腰包里


一直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现在团队内部实行的是合作模式


如果一个项目,安排某个人去负责,半年没收益,他都很难有信心再继续追随我做下去的


2019年,钱更不好挣


如果还是持续挖100的坑,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团队未来挖了几十个小坑,都没看到水


如果我们集中所有的力量,把一个目前只有100米深的坑挖成1000米的井,大家都能喝到亲自挖出来的井水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


持续挖坑,不断挖坑,看不到效果就打退堂鼓,虽然风险系数小,但是试错成本也不低


一直专注挖一口井,最终可能会有挖不出水的可能性,但是团队力量集中,价值观统一、思想统一、作战目标统一,押上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做一件事情,看似风险系数高了一点,但是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大很多


毕竟,自我认知很重要


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再厉害的工作狂,你也不可能像机器那样,持续战斗


每个人都有能力的短板,必须发挥团队的综合优势,才能集思广益


2019,把看得见的钱挣了放进腰包才是王道


想法固然很重要,但前提必须得解决生存的问题


只有活下来,才有创作的可能


2019年继续做自媒体行业,想法很多


必须做减法


给自己一个空间


给自己一份安静的时光


好好想想


2018年,是不是同时做了很多个平台,所以没有做好?


2018年,是不是同时又做文章又做视频,所以没做好?


2018年,是不是做原创的同时又做搬运,所以没做好?


2018年,是不是一直在不断换平台,所以没做好?


2018年,是不是一直在挖100米的坑,所以没做好?


总之,一切都过去了


好好反思一下吧


过个好年


年后做减法


集中所有精力专注只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能够挣到钱的事


相信我,没错


杨飞


2019年1月28号凌晨23:35




end


杨飞简介


互联网8年

玩自媒体4年

引流做过几个项目

也投资拍摄过美食短视频节目

2017年做自媒体特训营,拿到一笔100万天使投资


2018年带领团队入驻今日头条创作空间(成都)

2018年启动飞哥传书—自媒体实战群,短短4个月做到2000多名付费会员

立志帮助10000人玩转自媒体


4年期间,亲自撰写上千篇自媒体行业干货文章

亲自录制2000多个自媒体教程视频


拥有100多个杨飞个人微信号,覆盖粉丝近200万


影响帮助了上万自媒体人,学生遍布全国各地


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现担任多家企业自媒体顾问

受邀到多所重点高校演讲

受邀做客成都本地电视台《高新会客厅》

已出版书籍《自媒体运营从入门到精通》

2019即将有3本新书出版,关于短视频、关于抖音、关于抖商,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