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孔子说他们自己求死没什么可怨的

 疯癫史鉴 2019-01-29

文|疯癫史鉴

尧舜禹时代,还是公天下社会,流行立贤不立子的禅让制。因此,圣君在退位之前,往往要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对候选人从方方面面进行考察。帝舜最初以孝道闻名,经四岳推荐后成为候选人,帝尧安排帝舜参与百官之事,有了成效才安排他代天子执政。直到帝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逝世之后,帝舜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子。

而帝禹则是耗费十几年,费尽心机为天下百姓治理好水患,立下大功劳才得到认可。显然,在那个时候,天下对掌权的统治者的要求,不论是功绩,还是德行上都有很高的要求。儒学经典《尚书》在讲古代文化时,感慨的说:传天下若斯之难。

帝禹之后,禅让制崩溃,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可推崇贤德的信念早已深入人心,并流传了下来。到了商朝末期的时候,孤竹国的君主遗命把君主位传给能力较强的三子叔齐。孤竹君死后,叔齐不仅没有继位,反而为了遵守长幼之序,把王位推让给了哥哥伯夷。

孤竹国虽然是小国,可一国之君的权力还是蛮大的,面对唾手可得的王位,后世的人早就借驴下坡,分分钟笑纳上位了。可伯夷却没这么干,他不想违背父亲的遗命,干脆从孤竹国逃了出去,从王子沦落到了一个流浪的平民。伯夷出逃后,叔齐也抛弃王位跟着离开。

在古代,伯夷叔齐这样的人被称为逸民,也叫隐士。那个时候士人基本都是贵族出身,有机会接受礼仪教育,所以知识和德道水准比平民高上不少,这种阶级差距直到孔子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后才有所改变。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伯夷叔齐这样,明明有着渊博的学问,却过着退隐山林的生活。伯夷叔齐不在乎权力享受,一路游历倒也自得其乐。可等他们到了周国,心态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当时,周文王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杀气腾腾的率领兵马正要去讨伐商纣王。道上的百姓都神色恭敬,噤若寒蝉。伯夷叔齐兄非常重视孝悌仁德,看到姬发把西伯昌的灵牌挂在兵车上,直接就扑了上去。根据《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记载: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伯夷叔齐兄弟两个这一顿叫嚷,把旁边的士兵吓得够呛。万一伯夷叔齐要是刺客,他们这些人防卫不力也得跟着遭殃。左右士兵提着兵刃想要杀了伯夷叔齐,好在太公吕尚说他们是有节义的人,兄弟两人这才捡回一条命。后来武王伐纣成功,天下人都来归顺,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一个很耻辱的事儿,他们不愿意吃周朝的粮食,干脆躲到了首阳山最终饿死。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伯夷叔齐的事迹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得到了孔子的称赞并记录在了《论语》里面。原文是这样的: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求是追求,在孔子看来伯夷叔齐最终饿死,是因为他们为了坚守心中的道义,在主观上愿意以死明志,杀身以成仁。而仁字在孔子的思想中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用仁字来评价伯夷叔齐,可以说是高度赞扬。

孔子认为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一穷二白即使饿死去很多年,也能得到民众的传颂。而齐景公生前有几千匹马,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孔子在为政篇里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让民众有羞耻心并且归顺。孔子称赞伯夷叔齐,是为了给自己的道德说确立标杆,而司马迁借用论语里的话,写下《伯夷叔齐列传》并列在众传之首,则是为了宣扬坚守原则的处世思想。

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就想没有罗盘的船一样,只会跟着风力的变化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思想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坚守心中的道义,不为强权勇敢的走上前去叩马而谏。虽然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处世圆滑的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伤害。可能够坚守原则,战胜困难的人才是真的厉害。

感谢你的耐心阅读,感觉还不错的话还请花费几秒钟时间点赞或评论支奖励一下,如果愿意关注那就更好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