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窦炎的中医诊治

 山东中医竹林 2019-01-29

    王某,男,20岁,大学生。鼻塞3年多,病中曾连续使用“滴鼻净”,用时有缓解,但是无法改善。经朋友介绍,到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诊治。

    症状:左侧持续鼻塞,右侧间歇塞,夜间加重,运动后减轻,涕粘黄量少,口苦。查见鼻粘膜暗红肿胀,表面不平,左下鼻甲后部肥厚,收缩反应不敏感。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西医诊断:药物性鼻炎。

   中医辩证:气滞血瘀,兼热邪。

   中医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清热。

   中医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赤芍药、当归尾、生地黄各12g,川芎、桃仁、柴胡、枳壳、桔梗、黄芩、辛夷各10g,红花5g,甘草6g。嘱减少或停止鼻腔滴药。

    复诊:服药14剂,粘涕除,大便溏。处方:上方去黄芩、生地黄,加地龙10g,茯苓20,生牡蛎30g。20剂。

    三诊:鼻腔白天通畅,晚上略有交替鼻塞,已停用一切滴鼻药,此乃气血不足之象。二诊方去赤芍药、桔梗,加黄芪10g,丹参、鸡血藤各20g,连服30剂,鼻塞基本消失,天很冷时有轻微鼻塞,纳可,二便调。

    查见下鼻甲前部光滑,左下鼻甲后段肥厚状消失,对1%麻黄素收缩反应敏感。处以当归芍药汤:当归、川芎、白芍药、白术、茯苓、陈皮、辛夷、地龙、黄芪各10g,黄芩、甘草各6g,丹参20g。7剂,以巩固疗效。

    鼻窦炎的危害 1、病灶和下行感染鼻窦化脓性分泌物从鼻咽部向下流注,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气管炎等病。2、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经久不愈者易引起额、蝶、筛、上颌骨骨髓炎。

   西医药无法根本改善鼻窦肿大而不通气,其改善鼻通气的方法往往还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冷冻、微波、激光及鼻息肉切割器部分切除等;但上述方法对下鼻甲粘膜损伤较大,术后疼痛,出血,结痂,干燥,鼻腔异味,感染,鼻腔粘连,不同程度影响鼻腔的功能。鼻甲最好别手术,它是鼻腔的调温器,损伤过大,对空气的冷暖感觉会丧失。


   本医案的方药须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


阅读 14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