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差评!关于2017年新浪手机银行测评的测评

 king9413 2019-01-29

新浪兢兢业业,连续四年以上帝视角进行手机银行评测。

银行提心吊胆,不管下面的人多么不屑一顾,但因为上面的人当一回事,下面的人总免不了硬着头皮的汇报。当然,如果分高丑话少,也免不了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论苦劳,新浪值得鼓励,但论评测,新浪的水准就够呛了,“手机银行评测”改为“手机银行功能比较”更恰当。

槽点一:不分权重

如果认同移动端是金融服务的主入口,那么拿功能点缺失扣分的评价标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同业务的客户需求差异极大,一般账户查询、转账等业务的交易量鹤立于以银期转账为代表的冷门业务之群,尤其是个人通知存款大有退出江湖的趋势,把银期转账、通知存款之流与转账、理财产品、基金等业务相提并论,不分权重,显然是不合适的,应该根据必备性、交易量等因素的不同,在分值上有所区分。

槽点二:主观偏见

白猫好还是黑猫好?根本没有正确答案,最终结论受条件、场景和个人爱好等因素的影像。新浪测评常常以自身好恶为准绳,从而让测评报告的客观性大打折扣。举一例子,在交通银行的报告中提到“手机银行为何不优先手机号登录,百思不得其解”,此观点才是真正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手机APP都要用手机号注册?APP名字中有“手机”就要优先手机号登录?即便用手机号注册,优先人脸识别登录不行吗?再举一个例子,主界面能否调整成为评价用户体验好坏的一项指标,各家手机银行的功能层级复杂到需要客户定制吗?用户自定义首页的需求普遍吗?给用户无限的自由度就是正确的吗?APP开发者想掌控置顶功能的选择权有罪吗?不说京东、微信,新浪微博“发现”栏目那两排功能为什么不支持自定义?小结一下,对结果量化是可取的,但不是所有内容都要量化成分数,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点用文字描述即可,比如究竟是瘦客户端好还是胖客户端好,在流量又慢又贵的GSM时代,瘦客户端显然获客门槛更低,但当WIFI无处不在,流量又快又便宜,瘦的优势不在明显,胖客户端在操作体验的优势将更为突出。

槽点三:常识缺失

术业有专攻,新浪财经金融评测室显然金融素养不够。举两个常识性错误的例子,一是安全手段不是越多越好,一块短板会让之前建立起来的坚实壁垒轰然倒塌,在安全评测中,新浪将支持指纹识别作为一个加分项,但指纹识别恰恰是如今手机银行的重大风险点,当前手机银行中绝大多数的指纹识别完全依赖手机本身,开通和验证指纹的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没有额外的安全措施,导致他人在本人手机里偷偷设置指纹,就可以轻易登录,甚至进行交易。二是理财收益率不是越高越好,现在银行一般都学余额宝来包装货币基金,但新浪对不少银行宝宝类产品的较低收益率颇有微辞,这种观念犯了两个错误,一是预期收益率越高风险越大,用户买宝类产品是更多考虑的是灵活性和安全性,另外银行和基金公司让利多少要看自身的经营策略,薄利多销的小摊和洛阳纸贵的大店,都有过得好和过不下去的;二是货币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是波动的,而且有时波动还不小,平时2%多波动,偶然有一天收益激增,将轻松让7天年化收益率窜上5%,被评价宝宝类产品收益高的银行纯靠运气。

槽点四:深度不足

新浪手机银行测评除了未涉及文案水平、广告位更新频率、在线客服响应速度、营销活动等运营情况外,覆盖体验、功能、性能、安全、创新等诸多维度,从广度上看内容比较丰富,但是从深度上看,还欠火候。比较明显的是性能和安全章节,对性能来说,新浪的指标仅仅包括启动时长、CPU占用、内存占用、电量消耗和流量消耗,根本没有核心的并发量、响应时间、处理时间等指标,测试这些指标是强人所难?的确是,但哪怕新浪测试报告里的那些指标,也要说明测试的设备、交易和时长,要让所有手机银行置于同一个游戏规则之下吧,单看这些指标意义不大;对安全来说,新浪测评差得更远,自助注册用户和柜面注册用户的权限有何差异?不同安全认证方式下的交易限额有何差异?限额是一刀切还是按支付、转账、缴费有区分?指纹识别哪些是在IFAAFIDO框架下的?首次登录哪些银行增加了额外的认证?不胜枚举。

槽点五:缺乏思考

新浪手机银行测评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是只关注表象,缺乏思考。只要多思考,很多极其业余的观点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有些银行密码锁定后不支持移动端修改,确实给客户带来了不方便,但银行为什么这么做呢?银行能想到做搜索、做银期转账,想不到密码重置功能吗?不可能想不到,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风险容忍尺度,关乎银行声誉和客户资金安全,一些功能方便了客户,也方便了犯罪分子,不能说放得开和零容忍孰好孰坏。

综上,对2017年新浪手机银行测评给予差评,四年了,水平未见提升。

虽然吐槽一大堆,但不能否认新浪的认真和坚持,因为有价值才会被关注,倒霉的是激起了吐槽。

最后要感谢低分银行,因为分低,让手机银行同质化程度没有达到满格,如果有一天,新浪手机银行测评结果全是满分,那银行的手机银行研发可以解散了,不如让新浪开发手机银行,不同的银行换LOGO岂不更好,名字都想好了,叫共享手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