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西一代积匪“姚大榜”:姚家世代为匪,相传24代,专以抢劫为生

 lixj1028 2019-01-29

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中的匪首田大榜的原型——姚大榜,也是湘西著名的一代积匪,他是受了家庭环境的“熏陶”,才成为土匪的。

姚大榜,字必印,号占彪,1882年生于湘西晃县(现新晃侗族自治县)方家屯乡杨家桥的牯牛溪。姚家世代为匪,前后相传24代,专以抢劫为生。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姚大榜从小耳濡目染,为匪之道,早已精通。对他来说,当土匪并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倒是作为一种祖传的谋生手段被天经地义地继承了下来。

姚大榜原来并不叫“大榜”,是后来别人根据谐音给叫成的。因为他小时候长得浓眉大眼,楞头楞脑,两腿滚圆,两个膀子尤其粗大,父母特别疼爱他,就叫他为“大膀”,“膀”、“榜”谐音,因此得了“姚大榜”这个名。

姚大榜长大成人后,外表看上去特别凶恶:高颧骨、大嘴巴、厚嘴唇,下巴像把铲子似的朝前凸出一大截,两个腮帮子凹进去又像猴,除了两颗大门牙外,其余的牙齿都掉光了;鹰勾鼻子,几根既长又黑又粗的眉毛,一双贼溜溜的眼睛充满了杀气。

由于一个哥哥早先夭折,姚大榜自小便被视作家中的独生子,娇生惯养,少年的时候就养成了好逸恶劳、吃喝嫖赌的坏毛病。他读过私塾,认得几个字,看了些杂七杂八的书,但好的没学会,却把绿林好汉杀人越货的那一套本领学会了,并把那些杀人的草莽英雄称为“强人”,萌发了要做“强人”的念头。

姚大榜16岁时,进入贵州讲武学堂学习。在那里,他学会了一套耍刀弄枪的本领,并且行走如飞,登山如同走平地。传说他年过花甲后,仍能步履如飞。有一次,他和手下几人从芷江回晃县路中,看见一条狗在前面跑,便问手下:“谁能把前面的狗抓住?”众人个个摇头,以为他是说着玩的,谁想姚大榜卷起衣袖,三步并两步向前追去,不一会儿便将狗抓回,手下见了都惊愕不已。

姚大榜第一次杀人,是由于一个叫蔡建狗的人偷了他一头牛,姚大榜知道后,就到蔡家门上去讨牛,蔡家依仗人多势众,不仅不退他牛,反而口出狂言威胁姚大榜:“要退,只有拿白鱼崽(意指小刀子)退你。”这一来,激怒了姚大榜,用土夹板枪把蔡建狗打死了。接着,他一不做,二不休,又从晃县有名的大土匪唐青云那里搞到20条枪,伙同牙生矮子姚国安和富林麻子姚本富,上山开始了其长达50多年的土匪生涯。

起初,姚大榜因为自己的羽毛未丰,更加上杀了人怕在当地别人找他麻烦,便带枪跑到贵州岑巩县等地打家劫舍,残害百姓,并从此发展成为害一方的大土匪。为了便于作恶,他把家也从晃县搬到湘黔两省交界的偏僻地区——方家屯所棚居住。此地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利于活动。随着抢来的横财的增多,姚大榜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他不仅买田置地,修建房屋,还掌握有200多土匪武装,并在新民、学堂坪和张家寨等地开办兵工厂,铸造枪枝,成为闻名湘黔边界的大地主、大恶霸、老惯匪。

湘西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野蛮落后的风气较其他地区更严重,所以土匪多如牛毛,十分猖獗。但在众多的土匪当中,姚大榜却被尊为“榜老爷”、“榜公”、“老前辈”,别人都不敢直呼其名,即使是芷江警备司令楚汉宫龙头大爷杨永清,后来虽然成了姚的上司,但在场面上,还要以长辈相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同一般土匪相比,姚大榜杀人经验更丰富、越货手段更毒辣,而且老奸巨滑、手段高明。

有道是“兔子不吃窝边草,老鹰不打脚下食”,姚大榜也懂得这个保身之计,他不允许外人或手下人在方家屯一带为非作歹,如果他听说有谁在这附近胡作非为,非追查到底,决不轻饶。有一次,他手下一个姓吴的土匪,在他管辖范围内杀了一个过路商人,外人传言说是姚大榜干的,他气坏了,追查到姓吴的头上,那个姓吴的吓得面如土色,全身发抖,磕头如捣蒜:“我真该死!我真该死!请老辈子饶命。”

姚大榜为杀一儆百,不再追问,就说道:“好,你回去吧。”姓吴的以为姚大榜饶了他,没想到刚转身要走,姚就开了两枪打死了他。还有一次,离方家屯不远的陈老满家被贵州匪首潘桥桥抢劫。姚硬是在大年初一把潘等三个匪徒捉来,勒索五百块银洋后又当众将他们杀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