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外篇之天运》14.2

 黄元章5533 2019-01-29

<14.2>

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谓也?”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请问至仁?”庄子曰:“至仁无亲。”大宰曰:“荡闻之,无亲则不爱,不爱则不孝。谓至仁不孝,可乎?”庄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信之。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夫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见冥山,是何也?则去之远也。故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而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利泽施于万世,天下莫知也,岂直太息而言仁孝乎哉!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故曰:‘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至愿,名誉并焉。’是以道不渝。”

<白话>

宋国的太宰荡请教庄子什么是仁。庄子说:“虎狼也有仁的表现。”太宰问:“怎么说呢?”庄子说:“虎狼父子相亲,怎么不是仁呢?”太宰说:“请问什么是至仁?”庄子说:“至仁无所亲近。”太宰说:“我听说,没有亲近,就不关爱,不关爱就不孝顺。说至仁不孝顺,可以吗?”庄子说:“不只是这样的。至仁是最高境界,孝顺实在不足以说明它。你所说的亲爱并未超过孝顺,还算不上孝顺。譬如,向南走的人,到达郢都之后,就看不见北方的冥山了,为何如此?因为离得太远了。所以说:‘用恭敬来行孝容易,用爱心来行孝较难;用爱心来行孝容易,行孝时忘记双亲较难;行孝时忘记双亲容易,行孝时使双亲忘记我较难;行孝时使双亲忘记我容易,我同时忘记天下人较难;我同时忘记天下人容易,使天下人同时忘记我较难。’不在意尧舜的德行而无所作为,恩泽推加于万世而天下不知。又怎么会赞叹仁与孝呢?所谓孝、悌、仁、义、忠、信、贞、廉,都是人们勉强用来奴役天赋的,并不值得称许。所以说:‘最尊贵的人,抛弃了国家的爵位;最富有的人,抛弃了国家的财货;最显荣的人,抛弃了名声与赞誉。’因此大道是长存不变的。”

<解读>

本段的要性在于诠释“孝”的意义,足以代表庄子对于“孝”的态度。

“虎狼,仁也”,禽兽莫不有仁,有些动物甚至会养育其他动物的小生命。从人类的角度看虎狼是猛兽,但它们一样会养育幼儿,相亲相爱,这不也是“仁”的表现?古代有武则天为了权位,杀死了自己的子女;现代则有人为了保险金,不惜用子女的生命来交换,这种情形用“禽兽不如”来形容也不为过。仁只是生物本能的偏爱表现,人又怎能自限于仁?

商的后裔封在宋,所以翻译为宋国的太宰。太宰继续发问是想知道“至仁”,也就是有别于其他生物而专属于人类的特色何在,因为只有人“可能”修成“至仁”之境。道家所说的“仁”是指“偏爱”,唯有如此,才能理解《老子》第五章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义。但是庄子认为以孝顺来说明“至仁”过于执著,是背道而驰。

“用恭敬来行孝容易,用爱心来行孝较难”的观念是标准的儒家思想。遗憾的是,现在中学的教科书,仍然没有把子游问孝时,孔子回答的意思说明清楚。“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把为人子女对父母的奉养与犬马对人所提供的服务作比较,如果孝顺父母时,内心缺乏敬意,就无法和犬马对人的服侍区分开来了。而教科书所说的观念,是把人对自己父母的奉养与对犬马的喂养作比较,实在是曲解了孔子的意思。用爱心来行孝,即是子夏问孝时,孔子所回答的内容。“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最能清楚加以说明。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母年纪大,需要子女陪同就医,这时就得看子女的脸色了。所以,在孝顺父母时,要保持和悦的脸色,真是一件难事。因为人若真的爱一个人,一看到他,无论心情如何,脸上的表情一定很好。

“行孝时忘记双亲较难”,家里有中学生的人最能体会这句话。小孩在房间有电脑和朋友聊天,只要父母一出现,立刻把电脑关掉,这就是小孩很难忘记父母是父母,要把父母当朋友而无话不谈,真是不容易。同样,“行孝时使双亲忘记我较难”,我们小时候也常在大人商量事情时被支开,这就是父母很难忘记孩子是孩子,总觉得有些事情不需要让孩子知道。“我同时忘记天下人较难”,这句话最典型的故事是“父子骑驴”,无论做什么,只要天下人出现任何一种声音,我们都会受到干扰。父母子女在一起相处时,都会做个样子给别人看,不在乎别人是很难的。最高层次当然是“使天下同时忘记我较难”,也就是当我行孝时,别人完全看不出我在行孝,也就是一家人相处,已经没有谁孝不孝顺的问题,和和乐乐就像鱼在水里,完全不记得鱼的大小,忘记就是代表超越。

所以,庄子讲孝顺的六个境界是“敬,爱,忘亲,使亲忘我,兼忘天下,使天下兼忘我”。儒家看似只谈到前面两个境界,做到恭敬与爱心,至于后面四个境界就不去说了,最后二步则抵达最富道家特色的至孝或至仁。但是,如果用孟子“真诚”的概念来说,就可以化解以上的疑虑,因为人真诚就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一切由内而发,人的真诚就是真实,人的真实也就是真诚,这点与道家是没有矛盾的。因此,真实的人不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役使,自有内心的尊贵,所以一切爵位、财货、名声与赞誉都不能对他们加以捆绑。

庄子《外篇之天运》1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