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radiology R 医 学 影 像 园 医学影像园网站(www.china-radiology.com)由安徽省放射学会主办,是一个为医学影像同道交流学习、分享资源而构建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网站。目前拥有20余万注册会员,是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受专业人士喜爱的医学影像论坛之一。 专家读片 专家读片 089期 刘斌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江淮名医”,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简要病史 病史简介: 男,53岁,系“左侧胸痛半年余”行胸部CT检查,提示左侧胸壁占位性病变。病程中患者有胸痛、无发热、无咯血、无咳嗽咳痰、无盗汗等症状。 检查结果: 三大常规及生化检查(-)。 影像学表现: 左侧第3前肋膨胀性骨质破坏,并形成软组织肿块,肿块大小约6.0cm×4.5cm×5.9cm,其内见多发环形及不规则钙化,其内可见囊状低密度影,CT值约6-25HU。 影像资料 请点击后长按or手机扫描上方的二维码查看病例图像,全真模仿工作站读片,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打开图像序列后可以双指缩放图片,长按左右箭头可动态查看。读片后可以返回选择你的答案或者写留言与专家互动。 最后结果:A 读片结果 手术记录: 左侧第3肋骨肿块,肋骨一段,长9cm,宽2cm,上见一灰白肿块包绕肋骨,大小6cm×5cm×4.5cm,肿块侵及肋骨,骨质破坏。 病理诊断: (左侧第3肋骨肿物)高分化软骨肉瘤。 讨论 分析 软骨肉瘤 软骨肉瘤是一种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可发生于骨髓的间叶组织或骨膜,亦可由软骨瘤、骨软骨瘤恶变而来。起自骨髓腔和软骨瘤恶变者为中心型, 起源于骨膜或骨表面为周围型。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与骨盆,也可见于肋骨、椎骨、骶骨、锁骨、肩胛骨和足骨。 本病多见于成人,30岁以下少见,35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增高。男性多于女性。患者早期以钝性疼痛为主,由间歇性逐渐转为持续性,邻近关节者可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局部可扪及肿块,无明显压痛,周围皮肤无红热现象。
影像学特征: 1.中心型可出现斑片状、虫蚀状骨质破坏,呈膨胀性改变,骨皮质变薄,部分骨皮质穿破时,可引起骨膜下新生骨。周围型可见肿瘤向骨外生长,多可见残存骨软骨瘤性基底和软骨帽。 2.瘤软骨钙化是最具特征的表现,瘤软骨钙化呈环状、半环状、屑状或点状;继发性软骨肉瘤可出现象牙质样瘤骨。 3.当原发软骨肉瘤突破骨皮质后、继发于软骨瘤者、软骨肉瘤切除术后复发者均可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其中可见数量不等、密度不同的瘤软骨钙化。
本例特点: 左侧肋骨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不完整并形成软组织肿块,病灶内密度偏低(CT值6-25HU),其内可见多发环形及不规则钙化影,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 本例位于左侧肋骨前端与肋软骨交界处,肿块内可见多发环形及不规则钙化,可以考虑到软骨来源的肿瘤可能;骨质破坏区骨皮质不完整伴有软组织肿块,这都是恶性肿瘤的征象,可以考虑到软骨肉瘤的可能;该病灶内可见囊性密度,考虑为软骨黏液基质所致可能。
鉴别诊断: 1.肋骨结核: 多发生青壮年,骨质囊状膨胀性破坏,呈虫噬样低密度区,内见散在沙粒样死骨,周围软组织肿胀,可伴寒性脓肿形成,一般结核的软组织病变沿肋骨走行呈梭形改变,增强扫描可有边缘强化,这点与本病例不符合。 2.软骨瘤: 好发于短骨,病灶内常有散在沙砾钙化点,但瘤体较软骨肉瘤少而小,无软组织肿块,病灶周围有硬化边。 3.骨软骨瘤: 为附着于干骺端的骨性突起,边缘清楚,呈软组织肿块及絮状钙化。而继发于骨软骨瘤的软骨肉瘤,软骨帽增厚明显,并形成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多量不规则絮状钙化点。 4.骨肉瘤: 肿瘤骨化及骨膜反应较软骨肉瘤明显,可予以区别。 5.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偏心性膨胀性地图样骨质破坏,扇贝样花边状硬化变,钙化少见,长轴与骨长轴一致;有硬化、钙化少见与本例不符合。 |
|
来自: zskyteacher > 《骨肌运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