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好不容易抢到了回家的铁路车票 票一到手,那个兴奋啊 回家,指日可待! 无纸化车票的普及已经是大势所趋 靠身份证、手机,甚至一张脸 就能上车的时代已经到来 全国已开始有火车站停止发售纸质车票 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不肯放弃排队取票? 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想明白 直到遇到了各种bug。。。 你真的了解这张快要消失的火车票吗? A2039185 回 520次 家 开车时间 05:20开 13车14号 票价 幸福无价 一经认证 全国有效 出 发 站 不要去错站不要去错站不要去错站 北京市区内主要的火车站就有四个 ▼ 北京西,北京南,北京站,北京东 经常有外地的朋友分不清这几个站 还有网友说 因为搞错方向,本来时间充沛得很,在东站还瞎逛了一个多小时,买了点礼物。离发车还有四十分钟就到车站了,去自助取票也没留意,到了安检被拦着了,你的票不是我们这的!!!回头一看时间,晕了。来不及了。 重庆北站也坑过我一次 ▼ 重庆北站有两个广场 如果要搭乘高铁和轻轨就要走北广场 而如果要搭乘火车的,则要去南广场 与其说是这两个广场分开运营 不如说是两个火车站 为什么不能叫“重庆北 北站”/“重庆北 南站”? 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广场是独立的 延误了上火车的时间 来回走所要的时间也不短 有时候还要自己进车站大厅才知道走错了 地理君在此提醒大家: 特殊情况下不能在乘车站乘车 可在票面显示的日期/车次于中途站乘车 但未乘区间的票价不退 比如,从北京站前往河南 若因特殊原因无法从北京站上车 也可以从当日、当次车途经的车站上车 车 次 通常情况下,“G”被大家俗称为“高铁”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火车票系统(12306官网) 也是这么叫的 事实上这是错误用语 动车是列车车型,高铁是铁路线路类型 也就是说,高铁上跑的是动车和高速动车 “D”(动)代表动车组列车 一般为白色车身 车速一般在200KM/H到250KM/H 甚至达到300KM/H,如D316列车 “G”(高)代表高速动车组列车而不是“高铁” 这么说来 与“G”相对应的简称或许可以是“高车” 一般为白色车身,运行时速300KM/H以上 ⊙△⊙ 旅客列车的类别通过冠以不同的字母来识别 “Z”(直)代表直达特快旅客列车 一般为蓝色车身 由始发站直接到终点站,或中间只停一两个大站 多为全卧铺,偶有硬座票 车速一般在160KM/H 如Z1,北京到哈尔滨,中间只停秦皇岛站 “T”(特)代表特快旅客列车 一般为蓝的车身,车速一般在140KM/H 如T12沈阳北到广州列车 车站一般为大车站,小站不停 “K”(快)代表快速旅客列车 一般为红色车身,车速一般在120KM/H “C”(城)代表城际旅客列车 两个城市间短途高速列车 “L”(临)代表临时旅客列车 一般为春运或假期高峰加开的临时客车 速度不定,80到140KM/H 检票口 和 座位信息 有的车票上没有写检票口 这就需要安检进站后找到闪亮的大屏幕 对照票面上的车次查找相关信息 普通列车的座位号码 只要是个位数0、5、4、9的火车票都是靠窗的 0和5是三人座靠窗的 4和9是两人座靠窗的 个位数是2、7、3、8是靠过道的 动车组A、F代表靠窗座席 C、D代表靠过道座席 B代表三人座中间座席 为什么没有“E”? 高铁座位号的命名 其实是借鉴了飞机的座位号命名规则 飞机经济舱的座位一般是每排有6个座位 分别以字母A、B、C、D、E、F依次排序 A、F分别是两侧靠窗的座位 B、E分别是两侧夹在中间的座位 按照二等座“3+2”的座位布局 “E”这排座椅就被“拿掉”了 其 他 ▲ 车票改签只能办理一次 票面上已经注有“始发改签”的 这说明已经办理过一次了,没有第二次机会 但是可以退 如果还能再一次幸运地抢到票。。。 你自己决定吧 这种 ▼ 挂失补车票不能办理改签 还有这种 ▼ 原票是在开车后办理的改签 即使在开车前也不能办理退票 不能退不能再改 还是踏踏实实的提早去候车吧! 火车票无纸化时代已经到来 可对于一部分乘客来说 纸质车票已经融入我们生活习惯中 改变,需要一定的过程 一张车票很窄,很薄 但它似乎有种魔力 能够轻而易举地装满一整年的思念 让人竭尽所能地踏上那条回家的路 ![]() 摄影 | 安铎 话题 小年,你在家里过还是在公司加班? 我们留言区见 - END - 编辑 | SALTY 别错过 ![]() |
|
来自: shuirongye > 《实用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