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意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大摆空城计,孔明计退司马懿

 tng1959 2019-01-29

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了实现他的遗愿,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当蜀汉的实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终于宣布要对北方的曹魏政权开战。他先是召集了蜀国的各位将军,宣布了即将北伐的事,又对此次作战的方案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等到全都布置好了,诸葛亮亲自带着大军出了祁山。凭借着诸葛丞相的足智多谋,蜀国军队连番作战都轻易取得了胜利,这让当时的魏主曹睿感到惊恐,连忙御驾亲征、到前线和将士们一同作战,这既是对士兵的一种鼓舞、也是对曹魏军队将领的监督。

魏军这边被打昏了头脑,蜀军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蜀兵们认为只要在丞相的带领下、敌人将会不堪一击,成功是必然的。这种骄傲轻敌念头甚至影响到了当时的蜀国将领马谡。在街亭的战役中,马谡傲慢自大、头脑发热,大军初至就没有派人详细地查看周围地形而下令扎营。当参军王平好心提醒他时,却也不屑一顾、刚愎自用,后来又不顾众将的反对,将大军营帐驻扎在山上。魏军见状采用了围而不打、内耗而亡的战略部署,令蜀军缺水断粮、人人又疲又饿。之后魏军又放火攻山、趁乱冲杀,蜀军就此大败,马谡看情况不妙,连忙撤退,将街亭拱手相让。

街亭作为两军交战的关键枢纽、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对双方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马谡的这次大意,不仅仅是丢了街亭,更是使得本已占据上风的蜀国军队又重归劣势、一下子变得被动起来。诸葛亮见街亭失守,知道这次的北伐已经不会有太大的成果,为了保存实力,就命众将撤军,结束了这次的战争。因为大意轻敌的马谡,事后则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后果。

回到蜀国之后,在众人安定之余、街亭失守的事情也不得不重新摆上台面了。出山之前,马谡就已经立下了军令状,若是严格按照军法追责,马谡这次是一定要被杀掉的。众人深知他和丞相的关系,二人私交甚好。蜀国发展到今天的程度,马谡也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但军法如山,为了明军纪、严刑罚,诸葛亮不顾众人的一再劝阻、也没有回避往日的深厚情谊,还是流着泪按照军法处置了马谡。之后他又上书后主刘禅,阐明这次的北伐失利和自己识人不当也有责任,恳请降职三级,并且向全国通报自己的过失。

其实在此次北伐中,蜀军还面临了一个重要危机:诸葛亮在撤兵过程中随行的军士较少,如果曹魏军队此时追上,很有可能连他本人也逃不出去,于是就命令关兴、张苞二位将军到武功山一带大肆活动、虚张声势,试图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又命姜维先行带领一部分军队撤退、自己来承担断后的责任。这样的部署可以说是在针尖上跳舞,一旦任何一个环节有了差池,蜀国将会迎来重大的损失。就在诸葛亮要行动的时候,司马懿带着大批魏军追了上来,就围在诸葛亮所在的城下。

此时城中仅有老弱病残几千人、文官数百人,和对方战斗那就是天方夜谭,可撤退的话,却也逃不脱对方的虎狼之师。就在满城的人都认为这回命不久矣了,诸葛亮却又立足当前的实际情况、明确敌我双方之悬殊实力、分析敌方将领的心理活动,最终做出了决定:先是命人将城墙上的红旗全都撤了下来,再将所有的城门都打开,最后让手下的文官们都扮作商人小贩沿街打扫叫卖,而他本人则高坐于城墙之上专心抚琴,一左一右还伴着两个书童。

待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到城门全都开着、城墙上也没有任何的军士,心生疑虑,认定这是诸葛亮的计谋,城中必定埋伏了大批伏兵,就命令身后部队调转方向准备撤退。其子司马昭上前说道:“父亲,这一看就是空城,为什么不趁现在冲进去活捉诸葛亮呢?儿子愿意领兵前去。”司马懿说道:“你不懂,诸葛亮这个人生平谨慎,绝对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而且你听他的琴声,表面悠扬平和、非心静者不能为;实则暗藏杀机,快走,晚了就来不及了。”于是,魏军便调转方向、撤离了蜀军西城。

见司马懿大军撤退,诸葛亮也是长舒一口气,暗道:“苍天佑我”,之后便命令左右,按之前的撤退计划、立即有序撤离。而司马懿在返程的路上却越想越不对劲,忽然就调转马头直奔城下,见到诸葛亮已经不在了,才知道自个儿又中了计,想到之前的几次交锋,仰天长叹道:“吾不如孔明远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