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读者都知道,我很少在推文里谈及自己具体的交易,甚至几乎从不在文章里推荐具体的投资标的。不是怕被打脸(话说这个事我从来就没怕过),而是怕误导读者。也因此,不做具体投资标的推荐,不给具体的投资建议,也成了我写文章的原则之一。 整体上来说,我是一个偏宏观的人,文章分析也多是宏观视角,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多是关乎宏观方向有关的。比如股票市场的变动,汇率的走势等。这些结论对于习惯“炒个股”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假大空”,但对于习惯了宏观交易(我就是典型的)的人来说,则再实在不过了。 事实上,尽管宏观分析不能直接指导微观交易,但它却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易的方向和赢面,即是我们通常所言的Beta。 宏观分析还有一个好处是,它可以站在大类资产的视角看到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而不仅仅局限在一些具体的资产种类上,微观分析就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宏观分析和交易的视角下,每一个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都可以有较好的交易机会。例如经济好的时候可以做多股票和商品,经济差的时候可以做多债券等等。 我自己的交易系统里,宏观分析占了至少一半的权重,剩下一半,才是其他所有的因素,包括股票里的行业/公司分析,商品里的库存/基差分析,债券里的信用分析等等。 当然,确定了大方向,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在市场里挣钱。从分析研究(理论知识)到交易挣钱(成功实践),中间隔了一个叫做人性的巨大gap,这个gap有些人终其一生也克服不了,因此,尽管越多的知识越深的研究,越能增加交易的赢面,但并不代表深入研究自动可以导出投资交易的成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投资是一场自我修行的过程。所谓修行,就是消除内心业障,建立自己系统,严格投资纪律,不受情绪干扰的过程,这些东西和知识理论和研究分析本身没有直接的关联。 扯了这么多,很多同学肯定还是觉得很虚对不对?觉得虚就对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从不教人具体投资,因为我坚持认为,这个事是教不了的。金融的理论实践框架,是可以教授的,但投资交易过程的心性修炼,没有人可以通过只听别人讲,就能完成。为此,和任何领域要做成事的逻辑一样,在金融市场要赚钱,唯一的途径,是在掌握必要的知识理论结构后,开始漫长的实践练习,也即是自我修行的过程。只有自己开悟了,才算真正成熟。 比如我一开始进入商品市场交易时,我常常找不到很合适的买卖点,就算我的宏观趋势分析很正确,但也总会进入过早,或者扛不住短期波动,最后亏了不少钱。判断对,但亏了钱,这可能是很多在市场里交易的人,最痛苦的事情了吧。但相信我,在走向真正成熟之前,所有投资者和交易者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后来经过反复思考复盘总结,我才开始在交易商品期货时,有了一点点自己的思路,并开始赚钱。 以下是我去年11月底交易螺纹钢期货的持仓成本线(虚线),蒙对了一次“精准抄底”,这笔交易也为我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回报。 除了螺纹,我还交易了一些其他和中国经济宏观分析层面密切相关的商品。 综合起来,这些交易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为我的本金带来了超过200%的绝对回报,也即是本金翻了三倍。 截止2019-1-29收盘 对于这些图,有几点特别需要说明: 1)这段时间的盈利,不代表过去没亏过钱,也不代表未来不会亏钱。事实上,我恰恰是经历过一段亏钱“交学费”的时光,才真正开始懂得一些商品的交易之道! 2)以上截图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请大家切勿模仿交易! 3)商品期货交易属于自带杠杆的交易类别,强烈建议没有任何背景知识的普通投资者远离! 总之,要在金融市场里挣钱,并没有任何独门绝技,也没有任何捷径,只有靠扎实的背景知识,加深入的研究,在配合不断反思复盘的交易实践,才会增加挣钱的概率。 依然是那句话:控制了人性,就控制了世界。投资交易,亦不例外。 PS: 至于我过去一段时间为什么会抄底螺纹钢,为什么我会拿这么久,为什么我在一片看空声悲观氛围中阶段性做多,我对大宗商品及其他类别的资产(股市债市等)2019的表现怎么看,这些问题我都会在明晚上的直播和大家交代,欢迎大家参与。 直播详情请点击: 本次直播包括三个模块: 模块一:个人经验分享
模块二:金融世界的核心逻辑
信息来源:我主要阅读那些信息源? |
|
来自: 国国u0zeu7qq4f > 《秦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