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了!科学家首次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半径超过1.3公里的天体!

 容得草堂 2019-01-29

茫茫的宇宙大到无边无际,不说宇宙就说我们的太阳系,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力量依然还无法飞跃出去。可想而知,尽管我们都生活在在太阳系里面,但是对于太阳系边缘的世界我们都还一无所知,想要穿越就更是异想天开。

此前就有NASA的旅行者2号成功突破日光层进入星际空间,也就是所谓的“飞出太阳系”。实际上旅行者2号当时距离地球的距离只有一百八十多亿公里,而离太阳系边缘最近的是奥尔特云,因此一比较就一目了然。随后NASA的另一探测器“新视野号”又再次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最远的行星飞行,飞越了距离地球41亿英里(66亿公里)的柯伊伯带神秘天体Ultima Thule,又被称为“最接近太阳系边缘的”距离。

而此次是由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团队发现的在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半径达1.3 km的天体(这里的太阳系边缘我就不多做说明了),而且这个天体的年龄还很年轻,估计才70年的寿命。

在进一步观察之后发现,这个半径长达1.3公里的天体是由在那周围的尘埃和冰的一些小型物质合并而成,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些行星形成过程中的很重要的一步。

上面这张图是对新发现的这个天体的一个印象图。

这个天体被叫做“Edgeworth-Kuiper Belt Objects”,相信许多天文爱好者也都知道,距离太阳40亿英里的最着名的 寒冷、黑暗、孤独的埃奇沃思 - 柯伊伯带中的物体保留了早期太阳系的原始状态,而Edgeworth-Kuiper Belt Objects现在则被认为是太阳系形成的时候所遗留下来的残余物。在太阳系内的小行星会被太阳光辐射,被其他物体所碰撞由此而对行星的引力产生了改变等等,都能为科学家了解行星的形成过程带来帮助。

由于条件有限,日本的这个研究小组团队就使用了一种称为“掩星”的技术:通过监测大量恒星并观察在其中一颗恒星前面经过的物体的阴影。于是就在日本冲绳县宫古岛市宫古岛的宫古露天学校的屋顶上放置了两个小型(28厘米)望远镜,经过了长达60个小时的时间监测了大约2000颗星。

在经过了对数据进行分析时, 发现有恒星被遮挡事件,因为它被一个1.3公里半径的Edgeworth-Kuiper带状物体遮挡住。这就很恐怖了,能把恒星遮挡住,这个1.3公里半径的Edgeworth-Kuiper的数量该是有多少?

正好这一发现也让科学家对此建立了一个行星形成的模型:其中星子首先缓慢地变成千米大小的物体,然后失控并生长着,最后合并成了行星。

难道这就是行星进化中我们所不知道的最缺失的一个环节?只能说目前还无法得出最终结论,仍旧需要继续研究探索以追求更深层次的了解,才能知道行星形成的最终过程以及解开太阳系的最终奥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