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河而生是选取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的首选,河流是人民饱腹生长最重要的条件。而黄河便是中国的生命之河,在古代黄河孕育了千万人。但是黄河地处的位置的地理环境是十分的复杂的,所以对于人民的生活来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经也造成了很多的灾难。如此,为了解决这个黄河时常洪水泛滥的问题,历朝历代都出现了治水的情况,也因此才留下了现在为世人所惊叹的四件宝物。 由于黄河的河段很长,所以也就存在着很多的要塞,其中蒲津渡就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在古代的时候就连接了秦晋两地的交通,据历史资料的记载,蒲津渡的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很明显。当时就有在蒲津渡一带筑造河桥,不过河桥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桥,连浮桥也是不算的。一直发展到了唐初,蒲津渡成为了长安地区和河东地区最核心的连接,蒲州也凭借着这个缘由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了和洛阳并称的重要地域。 至于所说的四件宝物,也就是当时在蒲津渡建造了第一座铁索舟桥,这四件宝物就是镇河神兽,也被称之为开元铁牛,这四座铁牛就是连接黄河两岸的重要地标,每一座铁牛的体型都十分的巨大,长达三米,高达两米,宽大一米有余,重量更是惊人,达到了40吨的重量。的相当于数头大象的重量了。铁牛都是牛尾朝东,横向排放的,牛尾的后面还有横轴,眼睛怒目而瞪。这些铁牛摆放在黄河的两端就是为了连接铁锁的两端,黄河一贯水流凶猛,对于这些铁牛的地基稳固要求就十分的严苛。铁牛的下方还有一块牛的地盘,地盘的下方还有很多的地柱插入低下,加在一起每一座的铁牛重量可以超过万吨。铁牛保存到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见证了黄河的潮起潮落,朝代的兴衰存亡。 这些铁牛最让大家震撼的还是它身上奇特的一个现象,铁牛是在唐朝的时候开始屹立存在的,在这一个时期当中经历了很多次的洪水,但是都坚韧的矗立着,一直到了铁索州桥被毁了,甚至被大水所侵蚀,这些铁牛还是风吹不动的屹立着。直到上个世纪,黄河的水流减少,黄河周边的村民才能够摸到这些铁牛的牛角。 到了50年代,黄河的河床淤积,这些一直藏在水底下的奇观也就显现出来被考古学专家所发现了,不过奇怪的却是,铁牛虽然震撼,但是毕竟是由铁制造而成的,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氧化,在水里面浸泡了这么长的时间,被发现的时候铁牛的表现却是一点的铁锈痕迹都没有,只有一层的水锈。这让大家表示很诧异,后来专家猜测或者是因为铁牛长期在水下浸泡,没有接触过空气,所以没有形成氧化的条件。不过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家一致的赞同。 这四座神兽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复制的宝物,为古代的交通运输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的发现也对研究历史起到很大的作用,至于为何年代这么久远的铁牛至今没有生锈,以及古人如何将这百吨重的庞然大物搬运至这里,相信在后续的研究当中对这些疑惑会有一定的突破。 |
|
来自: 容得草堂 > 《民俗 旅游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