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星赶月难抵挡——古代的索兵

 RK588 2019-01-30

索兵也称软兵器,多以绳索或铁链为主体,采用投掷手法攻击敌人。索兵的攻击力有限,训练难度较高,因此使用者并不多。

古代的索兵有流星索、套索、飞挝、飞钩、飞锤。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常用投石狩猎,为了投的更远,原始人把石头系在绳索上,然后摇动投出,这种系有绳索的石头被称为流星索。

▲流星索,内蒙古博物院藏

除了普通流星索,还有二球流星索和三球流星索,二球流星索即两端绑有石球的绳索,三球流星索则是把三具普通流星索不绑石球的末端绑在一起。

普通流星索的用法与现代投掷链球的手法类似,投出后依靠石球本身的动能攻击目标,但二球流星索和三球流星索则不同。

以二球流星索为例,猎人遇到猎物时,投出流星索,流星索在空中高速旋转,碰到猎物后,石球产生的惯性便会带着绳索围绕猎物转动,最终将猎物捆绑起来。这种攻击手法用于鹿、羊等动物较为有效,猎人以鹿的腿部为目标,一旦鹿腿被缠住,便只能倒地待擒。三球流星索的用法与二球流星索相同。

▲成都百花潭水陆攻战壶上使用三球流星索狩猎的猎人

故宫藏有一件唐代银杯,上面刻有反映少数民族猎人使用普通流星索狩猎的图案,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水陆攻战壶上则有猎人使用二球流星索和三球流星索狩猎的图案。

套索即套马索,古代的北方民族以牧马为生,因此不少人善用套马索。套索除了用于放牧之外,在作战时也可以使用。如李光弼的外公李楷固(契丹人)即善用“搨索”,曾经在和唐朝作战的过程中多次活捉唐军将领。李楷固勇武过人,其后投降唐朝,身居燕国公高位。杜普伊的战争和武器的演变中则提到,套索是蒙古骑兵的常用武器。

宋代记载有一种索兵,名为铁鸱脚,外观为铁锚形,带有四个尖利的曲勾,铁锚后端附有铁链,铁链后系有麻绳。

铁鸱脚用于对付攀城的重甲步兵。使用者趁其聚在一起时扔出铁鸱脚,一旦钩中就迅速拉回,有时候一次能钩到两个人。步兵在攻城时,因为担心被箭石所伤,往往不敢仰头,因此很容易被偷袭成功。

▲使用套马索的蒙古选手

明代也使用铁鸱脚,称“飞钩”。除此之外,武备志中还记载了两种索兵,分别为双飞挝、飞锤。

飞挝为铁制,有五个各自用钉子活穿在铁掌上的铁爪,双飞挝即把两个飞挝分别系在一根绳索的两端。使用飞挝时,朝目标用力丢出,一旦抓中,便用力拖拽绳子,活动的五爪就会收紧,令人难以挣脱。

▲武备志里的双飞挝

五代时期也有人使用挝,但当时的挝应该是一种钝击武器。如旧五代史里周德威使用铁挝作战,而在新五代史中,周德威的武器却变成了铁锤,可见当时挝锤不分。此外,宋代洪迈《夷坚丙志·婺州雷》中也有“执挝如骨朵状”的说法(骨朵即锤)。

刘綎率军入朝鲜时,曾经给朝鲜使臣展示过各种武器,其中一种就是“拿人挝”,从名字来看,拿人挝应该跟武备志里的飞挝类似,属于飞爪型武器。

▲流星锤,故宫博物院藏

飞锤即“流星锤”,有两个八角形锤头,分别系在一根绳索的两端。使用时,手握其中一锤,将另外一锤掷出伤人。掷出的锤称“正锤”,手握的锤称“救命锤”。之所以取这样的名字,大概是因为遇到关键时刻,手握的锤头也可投出伤人的缘故。

作为一种武术器械,流星锤在清代和现代都很常见,除了八角形锤头外,还有圆形、纺锤形等造型。除了双流星锤,还有单流星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