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失分重灾区-----主导因素把握不住

 缘来是你9520 2019-01-30

明确气候类型与自然带之间的关系:自然带差异之主因或热或水或地形;再就是地方性分异。这一点对我们后继的学习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主导因素可理解为最主要的优势条件。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地势低洼),因此地形是它的主导因素。气候、地形、市场与交通往往是答案哟。

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包括以下几类:

(1)气候特殊区域(指气温和降水特殊),气候是主导因素。如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我国东北的甜菜种植;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中畜牧业的比重大于种植业,其原因主要是气候条件(气候干旱不适合种植业发展)。

(2)某一因素的出现,打破了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性因素的那个因素,成为主导因素。如我国青藏高原的制约因素是热量,但在河谷等海拔较低处温度相对较高,则该地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地形;我国北方种植亚热带蔬菜,是科技打破了热量这一限制性因素而称为主导因素。

(3)农产品不易运输的农业,需靠近消费市场,市场成为其主导因素。如上海、北京等城市郊区布局乳牛场、禽畜场和蔬菜生产基地,主要是满足市场需要;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侧重于发展畜牧业和园艺业,其原因是市场需要。

(4)远离主要消费市场布局的农业区域,其主导因素是交通运输条件和保鲜技术。如荷兰的鲜花装点世界许多城市;阿根廷向欧洲出口牛肉。

(5)其他情况。如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能种植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是具备灌溉水源;印度尼西亚的农业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遭受殖民统治。亚非拉的种植园农业都与殖民历史有关。

限制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这个缺乏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可能。若这个条件(限制性条件)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不是限制性因素。限制性因素可理解为最主要的劣势条件。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条件优越,但缺少水,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盆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水灌溉,当地水源就成为主导因素。

主要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例如:我国几个地区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

主导因素(优势)

限制性因素(劣势 )

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热量不足

南疆的长绒棉的生产

光热条件

水源不足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气温低,热量不足

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水源不足,旱涝、盐碱、封杀灾害严重

南方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

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丘陵地区土质较差

五种导向型工业:从原因,部门、布局原则三个方面弄清,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分类一下

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技术、交通、信息、地租、产业基础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农矿产品。

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

环境因素:污染大气、污染水源、固体废弃物污染

具体的主导因素,可参看下表掌握一般规律

不过判断时不要光看工业部门,还要结合具体位置与时间进行,因为影响区位的社会经济条件变化极快的。如钢铁工业早期在燃料地,后来在原料地,再后来在港口了(选定的是交通与市场)。这之中起作用的因素还有科技因素。要结合工业部门,因时因地寻求主体需要。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综合性原则:

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影响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自然区位因素和人文区位因素中的各因素.以寻求最佳区位.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综合是具体布置运作. 综合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2)可持续原则:

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三效益(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态的可持续是基础. 它强调工农发展要与资源.环境协调;经济的可持续是条件.工农业生产布置后既要生存发展,有增长数量.更要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效益节能节料.清洁生产;社会的可持续是目的.工农业发展要促进就业.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 

(3)主导性原则:

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是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如装配工业区类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力,冶金工业看是否有廉价电力和原料,饮料业看是否有便捷的市场.商品粮主导是市场与交通;花卉业主导是市场和水源,宁夏平原水稻是水源,南疆长绒棉花主导是昼夜温差大. 

(4)因地制宜原则:

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制宜.因不同的经济环境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 是合理布置的基本方法.如“珠三角 区位具有中国南方“门户 的位置--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外需性产业;武汉区位具有中国中部“中心 的位置--“九省通衢 .对内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内需性产业,上海区位具有中国“大地理中心 的位置--长江流域出海口.南北沿海航线的中点.对内.对外均有无限优势.发展内.外需性产业均宜. 

(5)因时制宜原则:

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例如.某个工业地域的繁荣.衰弱等皆由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的.又如.钢铁工业分布的历史演变为:早期趋于煤矿产地.因能源的利用率低,晚期趋向于铁矿产地.因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现代趋向于市场.临海分布.即前期为煤铁复合型.后期为临海型,现代高科技自动化生产工艺的运用.使其对工人的技术素质要求大大提高.再如.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区位.大约每十年“飞 一下.就转移一下,在“二战 期间主要在美国.20 世纪 50-60 年代主要在日本.70 年代主要在亚洲“四小龙 .80年代主要在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90 年代主要在中国沿海省份.21 世纪初主要在中国的中部省份与西部省份了,转移的目的就是以较少的工资投入求得较高的利润回报。劳动力往往是产业转移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有时是资源有时是市场有时还是技术呢,真的太灵活多变啦。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城市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1)地形(2)气候(3)河流(4)自然资源
社会与经济因素:(1)交通(2)科技、游泳(3)政治、军事、宗教
分析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要看最初形成是的因素,

分析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要看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一般社会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政治职能,宗教职能,文化职能,军事职能,科技职能,经济职能。都有可能。先记住一些常见的主导因素的城市吧。

如①自然资源:煤炭——大同、鹤岗、抚顺、伯明翰、曼彻斯特;
钢铁——鞍山、攀枝花、马鞍山;石油——大庆、克拉玛依、玉门、阿伯丁;黄金——约翰内斯堡;有色金属——金昌。
②交通运输:河运——宜宾、重庆、武汉、上海等;铁路枢纽——石家庄、郑州、株洲   ;  海运——大连、连云港、上海、青岛、纽约
③政治:政治中心——省会、首都(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等
政策:深圳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
④军事:山海关、嘉峪关
⑤宗教: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拉萨
⑥科技:日本科技城筑波。硅谷、中关村
⑦旅游:张家界、桂林、黄山等。

至于商业与服务业,一般只有两个主导的,首选市场,再选交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