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统计图表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具有将地理信息数据化、直观化的优势,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考试说明》中也要求学生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统计图表作为地理试题的背景载体,以其形式多变和信息量丰富而成为高考地理命题的突出特色。如果说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 .即读数值范围和极值.读延伸方向.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那么常见的地理统计图可用五步法进行解读,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等值线读疏密、统计曲线读斜率都能反映地理数据变化的快慢,等值线反映的是空间上的变化及快慢,而曲线图主要用来反映时间上的变化及快慢。 。 一、柱形统计图 也称直方统计图。该统计图用矩形的高低来描述数据的大小,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比较。一般把分类项在水平轴(X轴)上标出,而把数据的大小在垂直轴(Y轴)上标出,这样可以强调数据是随分类项(如时间)变化的。柱形统计图可以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如某地年降水量逐月分配图。(气温常用曲线图表示、) 柱形统计图的判读思路:①阅读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思考纵横坐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②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增段表示纵坐标地理事物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正相关,递减段表示纵坐标地理事物与横坐标要素呈负相关,曲线的斜率越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越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③对地理事物及变化过程和峰值、谷值、谷峰变化进行相关分析;④对曲线的不同变化阶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建议和对策。 这种柱状图,由于纵座标是比重,每个柱子农工服务三业比重和为100% 二、扇状统计图和饼状统计图 扇状统计图的判读思路:①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看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②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性:③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④揭示所反映的问题产生的根源,评价问题优劣,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策。 。 饼状统计图只是将扇状统计图的圆变成了可以反映地理事物总量的“饼”,“饼”的厚薄表示这种地理事物总量的大小,判断时可读出地理事物在某时期的总量和通过比例转换计算出各部分的绝对数量,其他判读方法与扇状统计图类似。 三、曲线统计图和折线统计 曲线统计图以曲线方式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它是用圆滑的曲线将各数据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图形。该统计图可以用来详细分析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可用来详细分析多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般分类轴(X轴)用来代表时间的变化,并且间隔相同,而数值轴(Y轴)代表各时刻的数值的大小,如“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相关性图”。 折线统计图是在曲线统计图的基础上,以折线方式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统计图。它是用直线段将选定的各数据点连接起来而组成的图形。该统计图简化了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突出了各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化大势,显得更加直观。如“北半球气温5年平均值的变化图”。 注意此图是双纵座标,应注意一一对应地看图。还有三纵标的, 总的来看,曲线折线柱状图本质看法一样,主要看变化(增减情况),看变化快慢(斜率大小)、看峰值,并分清纵座标是数值还是比重。 四、正三角形图 平面正三角形是一种坐标图模式,它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条三边的平行线,标明三个坐标代表的变量,要求考生读取一些重要的人文要素(如三类产业构成、就业构成等)数据,并根据数据去分析、比较地理事象间人文特征的异同及产生原因。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命题角度十分巧妙,要求考生注重社会统计资料的阅读和理解及地理信息的提取,并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因此,考生应予以特别关注。三角坐标图是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地理统计图。一些考生由于没有掌握它的正确判读方法,很容易失分。 其实,这类统计图的判读关键在于掌握以下阅读步骤:(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在上图中为“﹡”),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46岁为73﹪;65岁以上为4﹪。另外,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平面等边三角形坐标图反映的是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构成,因而图中的数据指标是一种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所以此图读出的数据只是一种相对的比例关系,不能读出某种要素的具体数量。二是每个点的构成要素的比例总和为100%,既不能大于100%,也不能小于100%,这在某些需要估算各种要素数据的时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条件。三是三个要素在三角形三个边上的数据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某一要素的数据变化是向右增大,则其它两个要素的数据变化也是向右增大;反之亦然。 此图在正三角图上增设了时间点,就能很好地看到三大产业的变化。 还有三轴、四轴与多轴统计图,这些看法其实都一样,分别看就是。 风玫瑰图(多维座标图) 总之只要我们了解了各类统计图的功用,掌握了常见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便能触类旁通,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对新图做出正确的判读。看图步骤如下图 复合图更多,这里给出图片,自行领会 人口金字塔图 雷达图 矩形统计图 横条统计图 时空混合统计图 [典例] (2010·山东高考)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用五步法解决此图的过程,大家再好好体会一下: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从题干可知,上图为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应抓住主要能源构成和两大主体事物的变化特征来解读。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1)坐标统计图一般要先看坐标,如图中纵坐标分别为能源消费量和单位GDP能耗,横坐标为时间。 (2)看图例,明确图中主要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水电,柱状图示意能源消费总量变化,曲线示意单位GDP能耗的变化。 (3)观察柱状图和曲线的变化特征以及柱状图的构成,主要从柱状图和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上去观察,柱状图的构成要结合图例,比较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大小。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该类图设问主要是比较不同年份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和主要能源构成的特点,进而分析其关系、影响、对策等,要根据设问要求去图中寻找针对性的信息。如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要看清每个柱状图的总高度,即顶端对应的左侧纵坐标,此图中呈现上升趋势;主要能源构成特点,要看清每个柱状图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高度,也就是相应图例对应的纵坐标上限和下限之差,此图中主要能源构成呈现出以煤炭为主(煤炭比重大),石油、天然气、水电的比重较低的特点。每年的单位GDP能耗变化要看清曲线上的点对应的右侧纵坐标,呈下降趋势。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题干信息和教材中区域能源分布特点以及区域能源问题进行分析。抓住不同能源的特点、分布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能源消费构成的影响以及能源问题的表现、原因、后果及措施进行分析,并能够找出答题规律。如下所示: 1.区域能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能源问题往往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分析某一地区能源问题,主要包括其能源问题的表现、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 2.影响非矿产能源资源分布的因素 3.不同呈现形式的能源结构图的判读要点 关于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结合试题及相关图示概括如下: (1)横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 每一个柱形的图例长短反映某种能源结构组成之间的比例关系,如2011年广东文综试题: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图。 (2)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 每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或者说高度差反映某种能源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下图: 能源消费结构图遵循一般的方法,最关键的要注意三看:一看坐标,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看范围,观察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看变化,观察总量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1)该类图常涉及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要注意'变化趋势'与'变化'或'变化特点'不同,趋势是一种较为笼统的走向,所以不能答'先慢后快'或是'先下降后上升''波动上升'之类的说法,而应答成'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应答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而不能答成'改变产业结构'。 (2)该类图在描述能源构成特点时要注意概括性,并且要注意与变化的区别,同时叙述要完整。如'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虽然石油、天然气,尤其是天然气的比重增加了,但是题目要求说的是特点,而不是变化特点,所以要从静态上概括重庆市近些年能源消费构成的共同点,答案应答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而不能答成'煤炭比重大,天然气比重增加'或者只答'以煤为主'。 (3)在分析该类图反映出的问题及其对策时,要全面、分清主次,理清逻辑关系。如'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既有水能,又有天然气;而之所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因为煤炭比重过大,所以应答成'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不能只答成'增加水电(天然气)比重'。 答案:(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GDP能耗呈下降趋势。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
|
来自: 缘来是你9520 > 《地理 作文素材 外貌 心理 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