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围绕这一重要节日衍生出很多有趣有料的民风民俗,像前两天我们聊过的二十三送灶神、二十四扫房子等等。 与道教信仰相同,这些民俗习惯也侵润在华夏传统文化中,与道教信仰两者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构成了很多富有道教内涵的春节民俗。 今天为农历腊月二十五,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民俗,而且也和送灶神、扫房子等等相同,和道教信仰密不可分。 腊月二十五,第一个民俗是“做豆腐”。 旧时,商品经济不发达,豆腐这种今天随处可见的食物可不是普通百姓家想吃就吃的,制作起来既耗时又费力,往往只有年节时候,农家们才会套好毛驴开始推磨,磨好豆腐留待过年全家食用。 这豆腐,是中华传统美食,也是道士们在炼丹之余的发明,可以说,带着十足的仙气。 相传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召集八位方士在八公山筑炉炼丹,八公山现在就在淮南城郊,也正因当年刘安所召的这八位方士而得名。 这八人在八公山上炼金化丹,据《太平广记》记载,豆腐便是八人炼丹过程中所发明,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专门指出,豆腐是淮南王刘安率众炼丹时的副产品。 所以说,二十五,做豆腐,和道教密不可分吧? 而腊月二十五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民俗,更是民俗与道教信仰的深度结合,那便是接玉皇。 民间传说中,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言罢人间诸事后,玉皇大帝会在腊月二十五这天开始下界视察,结合灶王爷所述,审视人间善恶疾苦,然后根据所看到的情况来决定每个人在新一年里的祸与福。 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仙信仰体系中天地的主宰 ,又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等,在福建、台湾等地,更是被信众们亲切地称为“天公”。 (各地接玉皇风俗不尽相同) 在道教神仙体系中,玉皇大帝地位崇高,仅在三清尊神之下,犹如人间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下辖七十二地、四大部州、掌管天上诸神仙,以及凡间亿万生灵,正因为此,在很多民间信仰和百姓心中,玉皇大帝便是中国神仙系统中最大的神祇,可以说是众神之王。 旧时,在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这天,长辈们都会告诫大家要谨言慎行,好好表现以求玉皇降福。 如今,我们都知道春节期间要尽量避免生气发火、多说吉利话,却不知这些行为最初的起因是为了不冒犯神灵。 (北京白云观子时接玉皇) 民俗发展到今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已经成为常态,甚至被穿凿附会很多,但这些富含道教信仰元素的民俗一直由遵道崇道的人们默默传播着,从这个角度上说,道教信仰不仅丰富了中华民俗,也延续和增长了其影响力与生命力。 腊月二十五,延续、传承,让更多人看到、知晓这些与道教紧密相关的民俗,是我们这一代道教徒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