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一个重要的代谢器官,因此大家想要知道自己的肝好不好,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代谢物。其中,尿液就能助你辨别肝脏健康,特别是晨起第一泡尿。 医生:若你排尿时,没有这3个表现,那恭喜你,肝脏还很健康! 一般来说,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清晰透明状。但是不同人的尿液颜色可能略有不同,其中绝大多数为淡黄色。正常尿液一般没有或者极少有泡沫,气味也为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所散发出的气味。 当肝脏健康出现问题,尿色、尿味、尿的形态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尿色黄 如果是颜色深黄的尿液,就是在提示你的肝出问题了。 肝内外的胆道出现炎症、结石或者肿瘤等都会导致尿色变黄,这部分人群可能还伴有疲倦、上腹部不舒服等症状。 正常来说,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晨起第一泡尿的颜色略深是正常的,但是每天早上起来,尿液的颜色都很深,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2.尿泡多 当你发现你的尿液颜色深,泡沫特别多,且长久不散时,那就要注意了。这是由于肝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尿液异常,可能与过量的高蛋白饮食有关。 如果晨起第一泡尿的颜色很深且泡沫很多不散,那就说明你的饮食方式有问题,从而导致了肝脏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大量泡沫快速消失,大家还得警惕糖尿病的来袭。 3.尿液臭 如果是肝脏出现了问题,肝功能受到损害。蛋氨酸经过消化与细菌作用后,除了释放氨之外,还会产生二甲基硫化合物与甲基硫醇。 这些物质会增加尿液中尿素氮与氨的含量,排出的尿液就会发出一种烂鸡蛋或者是烂苹果的臭味。如果出现了这种症状,大家就千万别大意,最好赶紧去医院检查肝功能。 医生提醒:这3类药物最伤肝,请谨慎服用! 1、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是我们日常生活最常见的药物,种类非常多,代表性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能够治疗各种类型的疼痛,但是解热镇痛药物吃多了会导致中毒性肝损害。如果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超过5克或者乙酰氨基酚超过2克,都容易发生急性肝损害。 2、中草药 很多人喜欢吃各种各样的保健品,以为保健品不如药物那么危险,可以随便吃一吃。其实呢,很多保健品的成分是中草药,而中草药有不少会对肝脏造成损害,比如土三七、大黄、麻仁丸、何首乌等。 不少人喜欢吃何首乌来黑发,何首乌的黑发效果确实非常好,但是近几年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服用何首乌后可发生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3、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也叫做强安定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精神障碍疾病。抗精神病药主要有氯丙嗪、三氟拉嗪等。氯丙嗪有多种活性作用,但是毒副作用比较明显,有些患者在用药一周到四周内出现了胆汁淤积的现象,有些患者甚至会因此出现肝衰竭而死亡。 养肝牢记“二水三穴位” 常喝二水: 1、柠檬蜂蜜水 柠檬具有养肝健脾、防毒解毒的功效,经常适量食用可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坏,可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和肝细胞的再生、修复能力。用柠檬泡水具有很好的养肝效果,柠檬泡水的时候不妨滴几滴蜂蜜,养肝效果更好。 蜂蜜中含有葡萄糖和果糖,可有效地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功能,进而起到养肝护肝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胃酸多的人群,应适量且慎食为宜。 2、黄花郎根茶 黄花郎,入肝经。保肝,清肝毒,预防肝损伤,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特别是蒲公英根,它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 黄花郎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胆碱、有机酸、果胶、淄醇等,有着清热解毒等特别好的功效。医学研究表明,黄花郎根能保护肝脏细胞,清除肝脏毒素,这和中医认为黄花郎入肝经,能解毒的功效非常吻合。 将黄花郎根切段,泡水代茶饮,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 ,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 多按三穴位: 1、太冲穴 太冲穴,有人把“太冲穴”形象的比喻人体的出气筒,这是因为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经常按一按太冲穴,可以把肝气肝火消散掉,还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因此,当你生气时,不妨马上按揉一下太冲穴,能散火消气,平常坚持按揉,可以养肝护肝。 2、辄筋穴 有一些人在生活中老是抑郁、爱生气等气郁的朋友,而有一个穴位是最容易堆积浊气的地方,这个穴位就是辄筋穴。 如果去按揉这个地方,就会发现里面有好多硬筋,还有一些人去揉这个地方就会打嗝,如果你想排出体内的气郁之气,不妨试着用按摩刺激的方法,可以达到养筋护肝、行气化淤的作用。 3、章门穴 章门穴与太冲穴都属于足阙阴肝经,用双手操作环状运动按摩。具有疏肝清利,散结理气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