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量轻松就破600万!头条号大神揭秘标题技巧,3个法则赶紧收好

 当生如夏花 2019-01-30

在爆款标题技巧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即高大上,接地气。

简言之,就是要让标题有趣地说“人话”。

当然,说人话不只是把抽象晦涩的句子改得平白朴实,比如:把“搭载1400万像素摄像头的飞行器”改成“这个飞行器能在空中录像”,句子平白朴实了,但却缺少趣味性。

如果我们描述其“会飞的相机”呢?读者的兴趣就会被勾起,联想相机飞在空中拍照的情景。

真正有趣的“人话”,不是简单的描述、讲大白话即可,而是态度鲜明、引发好奇,想办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那具体怎么做呢?精选君将用以下优质标题案例,为大家讲解3种方法,即:明确具体、寻找附着物、制造反差。

1

爆款样式:明确具体

标题1:春节家宴,经常上桌的一道凉菜,切成片就能装盘,在家做实惠许多(点击阅读)

阅读量/推荐量:523774/6250969=8.4%

标题2:一碗面粉,两个鸡蛋,炸了两锅酥脆的小麻花,学会过年不用买(点击阅读)

阅读量/推荐量:282071/4833407=5.8%

来源:乐悠厨房

推荐量轻松就破600万!头条号大神揭秘标题技巧,3个法则赶紧收好

案例分析

明确具体,即用词浅显易懂,增加细节,不说空大话。空大话过于抽象,容易让读者的思维没有着落点,即使看懂每一个字,也难以快速理解标题传达的意思。

比如,形容一道菜,单说“味道好极了”,就是空大话,这句话可以放在任何一个菜品上,却无法突出每道菜的差异性,读者看完,也不知道这菜味道好在哪里?

以上2个标题,数据高达20w+,优势在于:用词明确具体+给出利益点。

标题1:

首句点明,这道菜是春节家宴上必备的凉菜,引起读者注意,一来春节将至,抓住了时间要点;二来家宴是过年过节的习俗,饭桌上肯定少不了一道凉菜,切中了读者需求。

分句补充细节,“切成片就能装盘”,引发读者想象,仿佛家宴近来眼前了;末句则点出利益点“在家做实惠许多”。 整个标题明确具体地传达给读者:这道凉菜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做了有什么好处?

标题2:

前2句“一碗面粉,两个鸡蛋”,用词具体,简单明了地点出做麻花所需的食材,给读者一种轻松就能获得的好感。

分句补充细节“炸了两锅酥脆的小麻花”,与前2句形成对比,简单的食材却能做出这么多麻花(两锅);

其次暗藏悬念,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引发好奇;末句悬念烘托“学会过年不用买”,进一步强化读者的点击欲望。


2

爆款样式:寻找附着物

主标题:明兰和二叔大婚了!婚服为何是红配绿?古代婚服配色解析(点击阅读)

阅读量/推荐量:45067/533428=8.4%

副标题:中国古代婚服配色不止红配绿

阅读量/推荐量:90/15222=0.6%

来源:一往文学

推荐量轻松就破600万!头条号大神揭秘标题技巧,3个法则赶紧收好

案例分析

寻找附着物,即当我们描述一个事物时,可以借助其他概念,来增加标题的内容价值。

如副标从单一视角描述文章核心,并未借助其他概念,但“中国古代婚服配色”属于较为小众的话题,若要引起更多读者的兴趣,便要借助其他概念,给出一个大家不得不看的理由。

主标阅读量翻了500倍,优势在于:

1)为标题寻找附着物,打开受众群体

主标说“明兰和二叔大婚了!婚服为何是红配绿?”,就是把“明兰和二叔大婚”当做附着物,借用当下热播剧《知否》中大众熟知的人物,来给读者一个探究古代婚服的理由,瞬间打开文章的受众群。

2)设置悬念,层层递进

“婚服为何是红配绿?”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好奇。

末句“古代婚服配色解析”,烘托悬念,放大视角,告知读者文章不仅包含明兰与二叔的婚服解析,还梳理了古代整个婚服的演变历程,干货满满。


3

爆款样式:制造反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