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五,冻豆腐”豆腐利瘦身 食用过多有害处

 文明世界拼图 2019-01-30

央广网北京1月30日消息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又到了家家户户做豆腐的日子。

在过去,豆腐是过年时的必备食品。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人们将浸泡过的黄豆,用石磨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豆腐做成后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因为豆腐的腐和富谐音,二十五磨豆腐,寓意年过得富富余余,来年的生活也富富余余。

大豆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食用历史,以豆腐为代表的豆制品深受我国人民喜爱。大豆含丰富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多种植物化学物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人每天摄入25~35克大豆及坚果。

豆腐中的酶能刺激减少食物摄入

豆腐中富含大豆蛋白,这种大豆蛋白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是唯一以植物来源的完全蛋白质,它能提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且这些氨基酸是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摄入时会刺激消化道内肠促胰酶肽的分泌,从而减少食量,而且大豆蛋白属于低血糖指数的食物,不会刺激血糖骤升骤降,从而减少饥饿感。

吃了有营养,能补充人体所需,又不会觉得饿,又在无形中减少了进食,这是豆腐促进减肥的一个绝对优势,在其他肉类蛋白质中是找不到的。

吃豆腐对人体有益,但大家一定要注意适量食用,肾病患者更要小心食用为妙。

过多吃豆腐的危害

1、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2、中医认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以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也不宜多食。过多吃豆腐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比较明显的有过多吃豆腐引起消化不良、会促使动脉硬化形成、还会导致碘缺乏,促使痛风发作等。

3、美国医学专家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易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

4、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发作,特别是痛风病患者要少食。

另外,要注意豆制品需妥善储存,避免细菌滋生。豆制品通常含丰富的营养,同时水分含量高,很容易滋生细菌,储藏不当容易变质。需要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如果豆制品闻起来发酸,豆腐、豆干等豆制品摸起来黏滑,没有弹性,说明已经变质,不要再食用。

家庭自制发酵豆制品需防范致病性微生物中毒。我国部分地区有食用自制发酵豆制品的习惯,如臭豆腐、豆豉等。这些食物容易受到杂菌的污染,可能引起中毒。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自制发酵豆制品,如果食用后出现恶心、呕吐、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等疑似致病性微生物中毒的症状,应当尽快送医院治疗。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