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命长短,或许跟这个有关

 西窗听雨 2019-01-30
提起柳宗元和刘禹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便是两人均为唐代才情纵横的诗人,在文坛上并称“刘柳”。柳宗元和刘禹锡还是一对情投意合的好朋友,他们的很多人生轨迹都高度重合——刘禹锡比柳宗元大一岁,二人在同一年考中进士,因为政见相同,他们一起成为永贞改革的中坚力量,也因这场失败的改革而同时被贬,都在边远之地度过了十多年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不同的是,柳宗元年仅47岁即死于被逐的柳州,而刘禹锡则收获长寿,一直活至古稀之年,71岁才逝去。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二人的性格使然,说“性格决定寿命”,并不为过。
寿命长短,或许跟这个有关

柳宗元的文学成就斐然,性格也很刚直,对于信念十分执着。遭贬之后,他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的政治理念,梦想着有一天能重归政坛,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可现实却是如此残酷,几年后他虽然被重召入京,但不久又被贬到更偏远、更艰苦的柳州。再加上妻子和同居之女均早亡,幼女夭折,命中无子,都让他在精神上遭受致命打击。有一年祭奠祖先的时候,柳宗元跪向北方,号啕大哭,以头撞地,忧怨之情令天地动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在《江雪》中写就的绝句也代表了其寂寥落寞的绝望心情。

当时的柳州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度贫困,风俗习惯也与中原大不相同。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饮食不惯,一切都不适。所到之处,满目荒芜,也让他倍感凄凉。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坏。他还描述自己腹中结块,牙齿早脱,走路无力,登山须拄杖,这些都是未老先衰的征象。公元819年,柳宗元怀着一腔忧愤离开了人世,年仅47岁。

寿命长短,或许跟这个有关

和好朋友柳宗元相比,刘禹锡尽管同样命运多舛,被贬23年,但他却非常乐观豁达,这一点从他的诗中也有所体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失意和挫折面前,刘禹锡没有以泪洗面,灰心丧志,也没有鸣冤叫屈,倾泄激愤,更没有留连诗酒,嘲风弄月,而是以豪迈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通达的人生智慧应对沉沦的生命,这一点和柳宗元有着本质的区别。

同样寄情于山水,柳宗元看到的是满目苍凉,而刘禹锡看到的则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种进取的锐气、坚贞的志节,对自己和未来都充满信心和希望的豪迈乐观,一直保持到了刘禹锡的晚年。

寿命长短,或许跟这个有关

刘禹锡自幼体弱多病,经常需要请医服药,所以他对医药也颇有研究。甚至30年持之以恒,遂成良医,中医“无病先防”的保健思想对于他保持健康和长寿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被贬远州的漫长岁月里,乐观的刘禹锡也始终保持了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隐逸情趣,那首脍炙人口的《陋室铭》即为明证,其修心养性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来源:医药星期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