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这个字,翻开《现代汉语词典》能查到的只有 ài 一个读音。然而,它在宁波某些地方是一个例外。 邱隘上世纪60年代曾是浙东地区最大的集镇之一 邱隘(gà)镇,我小时候长大的地方,过去贸易相当繁荣。 但随着市区现代化商业中心不断加速扩张,老镇慢慢失去了荣光,并且被一点点的边缘化。不过历史也造就了许多奇妙故事,比如今天要说的这家店。 几年前这里还是赫赫有名的邱隘夜市 镇上人流最旺的一条街,存在着一间其貌不扬的快餐店,夹在一票服装店、杂货店中间,一个位置20多年没变过,名气却响彻方圆十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厂创业热,外来人员纷纷前来淘金,那时镇上像样的餐厅还不多见,这家快餐店出品一流的本地家常菜,很多老板特意选择到他家宴请外地客户。 但对于很多邱隘人而言,他就是一家熟悉得再熟悉不过的快餐店,下馆子绝不会想起他,但懒得做饭的时候,这家店是首选。 一进门,扑面而来的美味。店里的菜肴主要分为腌制的冷菜、白切、蒸煮、热炒几大类,品种达到七八十种,不过口味都是地道本地菜。 没有固定菜单,不做辣味,老客对于价格、品质都心知肚明。例如烤牛肉,河虾,咸蟹这些菜,物美价廉是不可能的。 店里最为有名的一道热菜要数红烧塘鱼,每天中午11点20分和傍晚5点20分准时热气腾腾地出锅,每锅都是三条鱼身加三个鱼头的量,想吃到全靠抢。 二十多年,店里至今没请厨师,老板娘亲自掌勺,每天早上5点起来买菜,8点开始烧菜,一天要出60-70样,一日两顿,常年无休,非常辛苦。 洗菜、做卫生等一切还都按家里的习惯来,其他杂事由老板娘的四个姐妹和弟弟、弟媳一起打理。 饭点一到意味着战斗打响,整个店充斥着硬邦邦的宁波话,透着一股小饭店实实在在的热闹氛围。 快餐快餐就是要快,菜热乎出炉端走米道才最佳,一楼是拿菜品和打包,二楼是主要用餐区,先吃再付钱。翻桌率惊人,每张桌子都垫了N层桌布。 △泥螺 用一小叠海味作为头盘,是宁波人餐桌上的标配了吧。泥螺必须用本地新鲜货,简单用料酒醉一醉。 舀几勺放到碗中,一粒泥螺一口饭,鲜美程度,不可胜言。 △墨鱼蛋蒸蛋 骨子里是不是宁波人,夹一筷“乌贼卵子”到他碗里,一验便知。外地朋友第一次见多半会想入非非。 这是雌墨鱼的整副脏器。两个椭圆状的蛋,常被误作生殖器,卵、黄、蛋都可以吃。 咸墨鱼蛋上面打上一个蛋去蒸,鲜咸融合,味道刚刚好,只有靠海的人才懂,一盘菜又能下三碗饭。 △油焖笋 冬笋上市比肉贵,宁波人冬天可以不吃肉绝不能不吃冬笋,其中油焖做法最馋人。 要烧得好吃,秘诀就两个字:笋好。外层是红烧肉的风韵,内里依旧是冬笋的清香。 △家常红烧肉 很多人听见肥肉二字便会退避三舍,可我看到这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时,却能胃口大开。 店里的红烧菜肴都是畅销款,红烧肉半精半油,瘦肉紧致,肥肉丰盈,食客抢的很快。还可以在上面加小葱。 △猪脚黄豆汤 算是隐藏招牌菜,坐下后问阿姨要汤,才会给你上。仔细想想吃这家店这么多年了,貌似喝的都是黄豆汤。 大量的黄豆煮的软烂,配上些许滑嫩猪脚,滋补养颜,拌饭十分落味。 20多年过去,开饭店太辛苦,老板娘纠结了好几年要不要关。邱隘人也很纠结,这家店关掉后,午饭得去哪里吃呢? 店名:财良快餐 地址:鄞州区邱隘镇振兴路100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