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七下西洋,目的真是为查找建文帝吗?也许是永乐太想赚钱

 半梦书斋 2019-01-30

郑和七下西洋,目的真是为查找建文帝吗?也许是永乐太想赚钱

/冯玄一

很多人对于郑和下西洋都不陌生。云南人更是对这位“三宝太监”捧为“历史文化名人”,在他的故乡建立了很气派的纪念馆和雕像。

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海,游历了从东南亚到东非的30多个国家。他的规模是空前的,当时他的船队有两百多艘海船,船上有2.7万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但是,永乐皇帝为什么要派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要去七次之多?

这个原因,很多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人说是去查访朱允炆的下落。有人说是为了宣扬国威。具体原因,尚无定论。

对于这个浩大的国家工程,当时就有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其中最为典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明代大臣刘大夏在其著作《殊域周咨录》里的观点,他说:“三保(郑和)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郑和七下西洋,目的真是为查找建文帝吗?也许是永乐太想赚钱

于是,后人便倾向于将这项航海活动看作是“劳民伤财”、“入不敷出的政治宣传”活动,对国家的发展意义不大。

刘大夏说郑和海洋“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那么他运回的大批奇珍异宝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

在很多资料上都说,郑和下西洋,运回了很多“珍禽异兽”、贵金属、各类宝石、矿产、药材、香料等等。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历史书都讲得很简略,没有具体说明。实际上,郑和七次下西洋,运回来最多的两样东西,既不是黄金宝石,也不是珍稀野兽,而是胡椒和苏木,其中又以胡椒的量最大。

胡椒是一种香料,郑和为何要大宗进购胡椒呢?

这似乎是一个很费解的问题。但如果知道当时的市场情况,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一本叫《瀛涯胜览》的书讲到了这个问题。这本书是明代人马欢所著,在书中,他对郑和船队的组成、宝船尺度、郑和使团人员组织也进行详细记录,他还记录了当时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政治、经济、地理、文化情况进行详细记述,这是究郑和及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料。

在《瀛涯胜览》这本书里,马欢记载,胡椒在其产地苏门答腊的价格仅为0.01两每斤。而据《明会典》所述,胡椒在洪武年间的国内市值高达0.2两每斤,差价20倍于产地。这就意味着郑和船队购回的货物,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苏木的情况也应该和胡椒差不多。价格上的巨大差距,是郑和大批购入胡椒、苏木等物品的源动力。

那么,这些东西运来干什么呢?

朝廷运过来卖。

通过低价买高价卖这种方式,朝廷可以赚一大笔钱。即使在批评郑和下西洋的著作《殊域周咨录》中,作者也曾记载道:“又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

郑和七下西洋,目的真是为查找建文帝吗?也许是永乐太想赚钱

可见,郑和下西洋背后是有一定的经济利益的考量的。并非单纯的政治宣传。

运回来的量很大,要是卖不完怎么呢?好办,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来冲抵官员的工资。据《明会典》记载,从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朝廷利用“折赏”“折俸”的方式,把胡椒、苏木当成奖金或工资发给下层公务员,甚至上层文武官员。

在这个过程中,朝廷人为抬高胡椒的价格,即使运回来的胡椒已经很多,市场上价格已经下降了,但是朝廷折算给官员的价格却没有随之下降。据学者陶禹廷在《郑和下西洋的经济账:隐藏于官营垄断之下的掠夺》一文中考证:“永乐二十二年,胡椒的市值已经低于0.1两/斤的情况下,折俸时竟仍取洪武年间0.2两/斤的价位。”这就相当于变相降低了官员们的工资。这种做法使得朝廷上下官员对下西洋产生了强烈不满。朝廷中没人支持,下西洋也就无法持续下去。明仁宗继位后,下西洋活动便被废止了。

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的背后,除了政治因素,还有经济因素也不能忽略。毕竟,单纯的宣扬国威、寻找建文帝下落等,是很难持久的。

参考资料:

1、《郑和下西洋》

2、《郑和下西洋的经济账:隐藏于官营垄断之下的掠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