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是羡慕那些能说清楚自己想法和处境的孩子,感觉:人家孩子怎么那么灵头呢? 从感觉统合这个角度来看,“灵头”其实是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强的结果。 我们的系列音频课中,会从人类语言学习的发展规律、感统不足时的语言障碍、语言障碍的原因、强化语言能力发展的原则和游戏等4个方面来看如何养育一个能说会道的孩子,在这里我们仅就人类语言学习的发展规律和语言障碍的表现来进行讨论。 人类语言学习的发展规律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动物也可以用声音或者是动作来进行沟通,但并非属于语言。语言是一种抽象的思考能力,它最重要的是对词汇的理解运用以及组织的能力。而每个人的内部言语和外部语言在他的生活中,对于人际交流、个人内在思考、工作和生活的持续开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01人类语言学习从听辨能力开始 人类的语言发展,是从听知觉的辨识开始的。某件事物叫什么,听觉能力传输给大脑,这些信息作为早期经验储存。 02模仿发出声音 听清楚了这个声音,他才开始操控自己唇、舌、声带、口腔肌肉和鼻腔共鸣来一起发出这个音节。这个模仿的过程是发音过程的关键,因为发出的声音是和外在世界以及自己内在交流的前提。 1-2岁多,学习说话。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要强行纠正孩子的发音。因为一个音节可能要听上上千次上万次,他才能够把握住,才能够听清楚并模仿对。 如果家长强行纠正孩子发音,会带来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受挫,信心受到打击,孩子对于学习说话的主动性就会减低。 03建立、应用词汇体系 如何学习更多的词汇并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是孩子在“ 会”说话以后的主要任务。在这个阶段里充分学习,获得更多的词汇及应用能力,就成了入园以后和老师、小朋友交流的必要工具。 在孩子1岁多以后,家长再不爱说,也要尽力多给孩子一些语言环境,帮助孩子建立丰富的词汇库在大脑中。 很多孩子由于主要带养者不爱说,而“开口晚”,事实上,是孩子缺少这个语境的原因。 语言发展障碍的表现:当孩子语言发展障碍时,我们会看到一个3岁多的孩子说话很简短,经常使用单个词或半个句子来表达;而其表达的内容也不是很清楚;这样就没有办法和别人进行正常的沟通。 我们家里的孩子出现语言发展的障碍,需要家长考虑给孩子适度前庭觉和平衡觉的练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