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师爆改魔都80m长的老街,撞色“小猪佩奇”,大伙儿超喜欢!

 wu6388 2019-01-30

上海老街「撞色」小猪佩奇,

熊孩子和上海阿姨都超喜欢!

▲《设计大降落》第二季,是为2018城事设计节中“设计实践”制作的系列片。2018城事设计节|美好新华关注“城市更新中的新社区”话题,由城事设计节组委会(上海)主办,上海万科共同发起及首席共建,东风标致品牌共建。


 第1集 《步行实验室》



最近小猪佩奇太火火火了!

可万万没想到,

有条上海老街也“撞色”小猪佩奇!


长宁区番禺路222弄


它最初叫“步行实验室”

但居民很智慧,

给它起了个“小粉巷“的花名,

对比现场照片还是很贴切的。

 👇 👇 👇


▽ 粉红跑


▽ 粉红骑


▽ 粉红遛


这抹粉红给清冷的上海冬天,

带来了一种特别的温暖。


如果低头留心,

还能找到80后90后常玩的小游戏:

比如跳格子、跳远、赛跑。

虽然各种数码游戏层出不穷,

但这种真实的PK感难以取代呀!


▽ 粉红跳


在它正式开幕那天,

附近的居民都一块来这庆祝,

现场就像菜场一样热闹。


▽ 粉红闹


01

居民口中的“脏乱差”

烟火气息与城市管理的两难抉择


这条路80m不算长,

编号是番禺路222弄,

隔壁就是新晋热门打卡地 上生·新所。


▽ 点位地图


别看它现在长这样,

但在几个月之前,

它还是大伙口中的“脏乱差”。


▽ 改造前的番禺路222弄


在改造中的的“设计开放日”,

大伙就给出了一堆整改意见。

通行的便利度、社区的完备度,

是矛盾的焦点。


▽ 居民的各种意见


武欣、曹子劼也是社区居民,

他们希望为这条老街做点什么。

这来自建筑师天生的“社会责任感”。


两人分别从武大和复旦毕业后,

又赴美进修建筑,

并在纽约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

当地对“步行友好城市”的打造启发了他们。


▽ 武欣、曹子劼 @番禺路222弄


回国一段时间后,两人创立了

workshop XZ直线建筑事务所。

2016年女儿妞妞的降生,

又让她多了一种观察问题的视角:

如何让孩子安全、快乐地成长?


结合大伙的需求和专业的观察,

他们重新梳理了老街的问题,

开始了长达数月的设计和改造。


▽ 番禺路222弄 问题汇总


02

80米上海老街的新生:

一场“步行优先”的全民大讨论


最大面宽有14m的老街,

被未经规划的廊架、花坛、停车位打断,

连一般人都很难顺畅、安全地通过,

更别说推婴儿车、坐轮椅这些人了。


设计师因此提出“步行实验室”概念,

以“步行优先”“儿童友好”两大原则。


设计方案取消路缘石和高差,

为行人、非机动车和低速机动车

提供一个完整的共享表面。

街道使用者通过“合作”方式来协商路权,

让整条街道发挥出最大的公共性。


▽ 功能分区分析图


当司机从“灰色马路”进入“粉色老街”,

会感到明显的色差;

再从番禺路前身“牛桥浜”提取河岸意象,

为机动车道涂刷上波浪曲线,

这些视觉设计给司机带来慢行心理暗示。


▽ 视觉分析图


步行区拆除了原本堆满杂物的花架,

利用空场做了一个儿童友好的步行实验带:

用四种不同的材质拼接,

给与行人变化的步行体验;

5组座椅围合成“里弄客厅”。


▽ 鸟瞰效果图


▽ 局部效果图


▽ 局部效果图


与番禺路连接的入口,

是既具有标示性又可供人停留的廊架。


▽ 入口空间 效果图


以“慢性优先”的儿童友好区域,

相较改造前杂乱的空间状态,

变得明亮和宽敞了很多。


▽ 改造后 照片


座椅结合了灯箱和花箱,

成为复合型的街道家具,

可供人们错落就座,

更变成了居民们共同营造

社区花园、举办社区活动的载体。


▽ 改造后 照片


在照明设计师张晨露、王嘉的指导下,

番禺路222弄的夜晚也不再冷清,

多了一分温暖、安全。


▽ 改造后 照片


03

美好社会需要美好规划:

步行设计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度


一个城市只有根据人的速度,

而不是根据汽车的速度来设计,

才是有生活品质的城市。


▽ 慢行标志


番禺路222弄是

2018城事设计节|美好新华

设计实践的改造点位之一,

落成于长宁区新华路街道,

也是“社区共享街道”专题的实践项目。


在2018年“新社区”的主题下,

我们提出了五个小专题进行研究:

“社区共享街道” “美好样板社区”

“社区艺术装置” “社区标示系统”

及“适老养老社区”。

(《设计大降落》第二季中陆续呈现)


▽ 项目标牌


与此同时,上海万科作为

城事设计节的共同发起方和首席共建方,

深度参与到番禺路222弄的

设计规划和施工改造中,

也将此作为上生·新所

及更多城市更新探索的延续。


▽ 上海万科×2018城事设计节|美好新华


令我们更加喜悦的是,

上海正出现越来越多的“共享街道”,

城市开始从“道路”回归为“街道”,

由“机动车交通空间”回归到

“步行化生活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