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 每天上班/下班/加班的必经之路 这里车水马龙 这里熙熙攘攘 这里冷冷清清 或许除了这些固有的印象 还有别的小确幸...... 01 上海长宁区番禺路222弄街道改造By workshop XZ直线建筑事务所这条路80m不算长,编号是番禺路222弄,隔壁就是新晋热门打卡地 上生·新所。 别看它现在长这样,但在几个月之前,它还是大伙口中的“脏乱差”。 ▼改造前的番禺路222弄 在改造中的的“设计开放日”,大伙就给出了一堆整改意见。通行的便利度、社区的完备度,是矛盾的焦点。 ▼居民的各种意见 武欣、曹子劼也是社区居民,他们希望为这条老街做点什么。这来自建筑师天生的“社会责任感”。两人分别从武大和复旦毕业后,又赴美进修建筑,并在纽约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当地对“步行友好城市”的打造启发了他们。 ▼武欣、曹子劼 @番禺路222弄 回国一段时间后,两人创立了workshop XZ直线建筑事务所。2016年女儿妞妞的降生,又让她多了一种观察问题的视角:如何让孩子安全、快乐地成长?结合大伙的需求和专业的观察,他们重新梳理了老街的问题,开始了长达数月的设计和改造。 ▼番禺路222弄 问题汇总 最大面宽有14m的老街,被未经规划的廊架、花坛、停车位打断,连一般人都很难顺畅、安全地通过,更别说推婴儿车、坐轮椅这些人了。设计师因此提出“步行实验室”概念,以“步行优先”“儿童友好”两大原则。设计方案取消路缘石和高差,为行人、非机动车和低速机动车提供一个完整的共享表面。街道使用者通过“合作”方式来协商路权,让整条街道发挥出最大的公共性。 ▼功能分区分析图 当司机从“灰色马路”进入“粉色老街”,会感到明显的色差;再从番禺路前身“牛桥浜”提取河岸意象,为机动车道涂刷上波浪曲线,这些视觉设计给司机带来慢行心理暗示。 ▼视觉分析图 步行区拆除了原本堆满杂物的花架,利用空场做了一个儿童友好的步行实验带:用四种不同的材质拼接,给与行人变化的步行体验;5组座椅围合成“里弄客厅”。 ▼鸟瞰效果图 ▼局部效果图 ▼局部效果图 与番禺路连接的入口,是既具有标示性又可供人停留的廊架。 ▼入口空间 效果图 以“慢性优先”的儿童友好区域,相较改造前杂乱的空间状态,变得明亮和宽敞了很多。 这个项目最初叫“步行实验室”,但居民很智慧,给它起了个“小粉巷“的花名,对比现场照片还是很贴切的。这里有👇 👇 👇 ▼粉红跑 ▼粉红骑 ▼粉红遛 这抹粉红给清冷的上海冬天,带来了一种特别的温暖。如果低头留心,还能找到80后90后常玩的小游戏:比如跳格子、跳远、赛跑。虽然各种数码游戏层出不穷,但这种真实的PK感难以取代呀! ▼粉红跳 在它正式开幕那天,附近的居民都一块来这庆祝,现场就像菜场一样热闹。 ▼粉红闹 ▼改造后 照片 座椅结合了灯箱和花箱,成为复合型的街道家具,可供人们错落就座,更变成了居民们共同营造社区花园、举办社区活动的载体。 ▼改造后 照片 在照明设计师张晨露、王嘉的指导下,番禺路222弄的夜晚也不再冷清,多了一分温暖、安全。 ▼改造后 照片 一个城市只有根据人的速度,而不是根据汽车的速度来设计,才是有生活品质的城市。 ▼慢行标志 番禺路222弄是2018城事设计节|美好新华设计实践的改造点位之一,落成于长宁区新华路街道,也是“社区共享街道”专题的实践项目。在2018年“新社区”的主题下,我们提出了五个小专题进行研究:“社区共享街道” “美好样板社区”“社区艺术装置” “社区标示系统”及“适老养老社区”。(《设计大降落》第二季中陆续呈现) ▼项目标牌 与此同时,上海万科作为城事设计节的共同发起方和首席共建方,深度参与到番禺路222弄的设计规划和施工改造中,也将此作为上生·新所及更多城市更新探索的延续。 ▼上海万科×2018城事设计节|美好新华 令我们更加喜悦的是,上海正出现越来越多的“共享街道”,城市开始从“道路”回归为“街道”,由“机动车交通空间”回归到“步行化生活空间”。 ▼上海共享街道 照片来自网络 番禺路222弄很早之前,就被规划为未来的市政道路,在不久的将来,它可能会被拓宽为双向通行车道。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步行实验室”,来探索“共享街道”的可能性。 ▼改造后 照片 项目信息: 2018城事设计节|美好新华 设计实践:步行实验室 改造地点:番禺路222弄近番禺路 80米 指导单位:长宁区虹桥、中山公园地区功能拓展办公室、长宁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长宁区商务委、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办事处 点位共建:上海万科 灯具赞助:THORN索恩照明 设计师:武欣、曹子劼(workshopXZ直线建筑事务所) 照明顾问:张晨露(上海格锐照明设计)、王嘉(悦森照明) 视觉设计支持:左明之(合舍合工作室) 项目及人物拍摄:刘松恺、朱迪、王佳斌 02 Hamamyolu Urban DeckBy YazganHamamyolu Urban Deck是一个城市设计项目,占地面积26088㎡,建筑面积1050㎡。该项目以独特的方式与城市生成多个连接。最重要的环节是与城市的“宏观连接”,城市的北部和南部与连续的步行街重新连接。第二个环节是“绿色环节”,为Hamamyolu街注入新的活力。除了现有的126棵多年生树木,为了从南到北创造一条“绿化带”,新增了50个林,262个新灌木,3877个新的土地,3066个新的地被植物,585个新草区。对于沿城市南北两侧不间断的行人运动。 Odunpazarı区以其玻璃生产而闻名,当地的玻璃制造传统仍然活跃。许多工匠仍然在城市内展出和销售的手工艺品。Hamamyolu项目的灵感和文化联系之一来自当地的玻璃生产。该项目采用独特的城市轴线作为1.2公里长的人行道,2厘米宽的线性LED光束穿过中心,手工制作的玻璃嵌入白水泥中。共有22000件手工玻璃嵌入地下。这种独特的材料组合还有助于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玻璃用途来增强当地经济。此外,线性LED光束通过使其可见而强调城市轴的连续性。 城市联系是通过连接Hamamyolu和周围街道上的11个现有通道而形成的。虽然入口处的玻璃嵌入式白水泥强调了这些连接,但通过木地板的颜色变化突出了与街道的连接。 市民的要求之一是增加Hamamyolu咖啡馆和休息区的数量和种类。各种类型的咖啡馆都是根据他们的概念创造和区分的。咖啡馆的屋顶覆盖着绿色植物,并与地面连接,台阶也可作为多功能圆形剧场,提供更多的休息区。免费城市座位容量从1000增加到5000,鼓励游客在Hamamyolu度过更多时光。 Hamamyolu Urban Deck最受欢迎的特色之一是成为一个有趣的环境,包含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游乐场,如蹦床,石池,露天剧场等。除了游乐场和专为儿童设计的设施外,整个城市甲板本身也成为每个人的三维使用场所。Hamamyolu融入了各种游乐场,使“游戏”与日常生活的自然流动相融合。 由于其历史背景,水元素的使用受到重视。有三种类型的水池设计有不同形式和尺寸的不同水状态:鸽子池,石池和蒸汽池。选择蒸汽池的位置是为了强调历史土耳其浴场“Hamam”的区域,其中包含区域名称。鸽子游泳池由嵌入高架混凝土碗的自由形式的手工玻璃组成,放置在鸽子用来喝水的特定位置。 “免费多功能艺术博物馆”向两侧开放,设计在桥梁通道的中间,建立了与城市的“文化联系”。木雕艺术家为国际木雕艺术节设计的木制雕塑,以及在OdunpazarıGlassAteliers制作的玻璃和陶瓷作品正在这个博物馆展出。艺术 - 戏剧 - 制作 - 展览 - 绿化 - 放松 - 活动和不同年龄组的并置在桥梁博物馆以及整个区域展现。 “Hamamyolu Urban Deck”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以新鲜的方式将旧中心带回城市,与城市建立多种联系,并将独特元素融入城市空间,为所有年龄段的人们带来社交享受,将这些元素自然地融入生活的流动中,并通过每天重新发现的空间创造城市生活的背景。 03 DVC STREETSCAPEBy Grain CollectiveDistricto Valle del Campestre(DVC)是一项社区倡议,旨在创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改善与该地区相关的每个人的生活质量。DVC与地方当局合作,于2013年启动了一项针对可持续交通战略的研究,并于去年完成了概念性可持续移动总体规划,概述了该地区的初步愿景。 DVC旨在创建一个平衡的城市,其各种组件支持和保护彼此,并通过安全和可访问的方式连接。这一愿景反映了该地区居民,业主和政府机构的观点和愿望。通过这些总体原则指导愿景:
04 澳大利亚格伦罗伊Morgan Court街道规划By EnlocusMorgan Court致力于成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街道,在优先考虑行人的同时,使Glenroy区域成为一个新兴的活动中心。设计将公共空间的边界扩大至人行道和既有广场的北端。项目将涵盖从Glenroy路到连接着Pascoe Vale路的人行通道的整个范围。 ▼街道全貌 设计方案仔细考量了Glenroy活动中心的结构规划、长期和相关的发展机会。Morgan Court的振兴不仅仅是为了商贩和社区,也是为了加强游客与夜间景点的互动,这将使Morgan Court从一个仅供白天使用的场所转变为一个更有价值的、全天都活跃的购物区域。 ▼项目中包含了一些简单却大胆的设施 ▼就座空间 ▼座椅细部 ▼弯曲的混凝土台阶增强了街道的流动感 与社区及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是Morgan Court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沟通的过程中,人们的关注点也发生了改变。如何使Morgan Court恢复活力?如何对该商业区进行整体而有效的规划,从而增强Morgan Court的社区价值?方案中包含了一些简单却大胆的设施,以促进展览、表演和艺术活动的不断更新,鼓励人们在Morgan Court中漫步,度过美好的时光,同时也为一些娱乐活动提供机会,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游玩。 ▼通过加强游客与夜间景点的互动 ▼规划为展览、表演和艺术活动提供了更多机会 ▼混凝土设施示意图 ▼平面图 05 西班牙城市街旁绿地改建By Lola Domènech这条城市古老大道两侧的带状绿地被改建成一个宜人的城市公共公园。绿荫大道上的延续性首先得到确保。上面的百年古树被小心的保护,两侧的景观人行区域宽度在12.5米到17米,其被明确的划分了功能属性。城市需要多功能的空间,沿路的空间除人行道以外,还设置了休息区,儿童区,聚会区。并在车行道路中间的部分,设置了双向的4米宽自行车道。自行车道与机动车行道之间设置了物理障碍。 为了保持道路的可持续性,在百年大树的旁边新种植了小树,这些树们一起为城市带来了荫凉。同时为了更好的排水,大部分地上铺上了草地和条石相间的铺装。这些铺装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有助于场地植被多样化。同时这样的地面非常具有亲和力。 这项改建不光美化城市景观,还为城市争取多功能公共空间,同时解决了场地的可持续性大战以及生物多样性问题。让这个区域在保护历史价值的情况下重振商业和娱乐价值。 06 迪拜城市绿道方案 X-SpaceBy Mouaz Abouzaid + Dima Faraj最后一个案例来个土豪项目,虽说造价不菲,也不知道是否能最终实现,不过有些设计部分还是可以观摩的。 建筑师 Mouaz Abouzaid 和 Dima Faraj 为迪拜设计了一个城市更新项目和城市绿道,名为X-Space,旨在连接贯穿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主要公路——谢赫扎耶德路(SheikhZayed Road)两边的城市。设计灵感来自于沙漠沙丘和沙子扫过道路的运动状态,该方案包含延绵一公里的新公共空间和绿地,试图将城市空间还给城市及其居民。 Mouaz Abouzaid 解释了这个项目的概念,他说:“X-Space背后的理念是发展一种以共享、整合和满足人类扩张规模的城市化为重点的城市结构,人们可以在这里生活,工作和娱乐。”这样的城市设计应该以丰富的视觉多样性、密度、网络连接系统和人类活动,将谢赫扎耶德路中心的空间、人和文化实践联系起来。”谢赫扎耶德路是阿联酋最长的公路,从贸易中心环岛一直延伸到阿布扎比。这条作为迪拜主干道的公路,象征着迪拜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X-Space将提供零售、餐饮空间、贸易办公室、行人道和自行车道,以及小型无人机的着陆平台。Abouzaid 补充道:“这里除了连接街道东西两侧,还从北到南连接了迪拜的过去和现在。X-Space 的最终目标可以用‘减少汽车使用'’来表示,当然,最好是没有汽车。这可能只是一个梦想,但这是一个反映了该项目初衷的核心理念,即在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以及轻型车辆和无人机着陆平台的城市设计方面,推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X-Space分为两层:地面层和上层。地面层供人们在花园和多功能开放空间内活动,顶部是办公楼、餐厅和健身房。二层是为骑行者和行人设计的。X-Space旨在鼓励社会实践的变革,通过拼接和创造反映生活各个方面的城市区域来解决城市碎片化的问题。这也是在迪拜一条主要街道的中央建造新空间和绿肺的想法。该项目致力于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化的城市化追求。 |
|
来自: 江南一鱼6jvvqc > 《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