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研•深度】2018年债券市场主要投资主体风险偏好分析

 suiming2000 2019-01-30

作者:许婧琳,金融市场部市场研究处

2018年,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货币当局采用降准、MLF等操作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市场资金面整体充裕;下半年以来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货币传导机制疏通不畅,“宽货币”难以传导至“宽信用”,随后支持民企融资政策频出;资管新规以及相关配套细则逐渐落地实施,银行系理财子公司陆续宣布成立,有望成为未来债券市场配置与交易的重要角色。

上述因素导致债券市场各类投资主体持仓债券品种的数量发生变化,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边际调整。本文通过对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数据的分析,描述2018年债券市场主要投资群体风险偏好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一、债券发行数据小结

2018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债券43.76万亿债券,其中比重最高的为同业存单,发行量21.10万亿,占比48.22%,同比增长4.62%;其次为金融债,发行量5.24万亿,占比11.98%,同比增长5.90%;占比第三的地方政府债发行量4.17万亿,占比9.52%,同比减少4.43%。总体而言,各主要类型债券发行量占比无明显变化。国债发行量3.60万亿,占比8.23%,同比减少10.07%。同时,信用债市场发行量大幅上升,短期融资券发行量3.13万亿,同比增长31.52%;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量2万亿,同比增长35.58%;中期票据发行量1.70万亿,同比增长53.87%。信用债发行主体主要为非金融企业,发行量大幅同比上升,一定程度体现了债券市场对于实体企业融资的支持。

图1:2018年债券发行量

图2:2017、2018年发行量对比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整理。

二、主要投资者主体风险偏好分析

截止2018年11月,中债登托管量11月净增3688亿至56.88万亿元(较上月净增4427亿);上清所托管量净增6417亿至19.27万亿元(上月净增3135亿)。各类型机构在2018年1-11月中,持仓的债券品种有边际调整,初步反映出各类机构的配置特色与交易策略。

(一)特殊结算机构

特殊结算机构为政策性银行,主要持仓品种为国债,其次为同业存单,第三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

1-11月以来,特殊结算机构持有国债一直保持稳定,为该类机构品种主要品种。截止11月底,特殊结算机构持有国债16,967.75亿元,环比10月减持21亿,全年平均持仓量16,907亿。

特殊结算机构对于同业存单持有量波动较大,截止11月底,持仓同业存单5,637.90亿元,较10月底大幅减持1149亿元,环比减少-16.93%,同时也是下半年以来首次减持。主要由于同业存单发行频率较为密集,市场供给量大,信用风险小,是机构进行仓位久期调整和头寸管理的重要工具。

特殊结算机构对于政金债、信用债、金融机构债持仓较为稳定,且持仓比例较小,持仓绝对数额随着债券市场扩大和流动性的充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图3:特殊结算机构月度持仓结构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整理。

(二)全国商业性银行

全国商业性银行主要持仓品种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其中国债持仓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截止到11月底,全国商业性银行持仓国债64,349.16亿元,较上月增长1.10%;持仓政策性金融债53,401.14亿元,较上月小幅增长0.18%。相对而言,全国商业性银行在2018年上半年,增持国债同时减持政策性金融债,主要是由于政金债-国债利差逐步收窄,对于有交易性需求、同时也是拥有银行间市场最大投资量的商业银行,国债的交易价值有所凸显。

图4:全国性商业银行月度持仓结构    

图5:政金债-国债利差走势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整理。

11月,全国性商业银行大幅增持同业存单1159亿,持仓占比较上月增长 12.99%;增持金融机构债券572.34亿,环比增长 5.50%;增持信用债122亿,环比增长1.22%。主要考虑接近年末,市场利率下行趋势没有本质性的变化,同业存单以及金融机构债券供给增大,投资者在面对“资产荒”时,被动选择配置信用风险更低的同业资产,尽量规避风险较高的信用债。

(三)保险公司

11月保险总托管量由增转减,共减持58亿债券。主要增持了74亿国债,小幅增持7亿企业债,减持其他所有类型债券。保险负债端久期较长,11月有50年期国债发行,配置超长债符合保险拉长资产久期的诉求。过去几年保险公司发展不太规范的环境下,主要靠高息投连险和万能险来扩张规模。整顿之后,保险规模扩张重回分红险和传统寿险,这些保险都是长期资金流入,需要长期限资产来匹配。

图6:保险公司月度持仓结构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