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1989年,一档名叫《诗与画》的小栏目在上海电视台开播,激发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了一代人的诗画鉴赏能力,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30年后的2019年,更名为《诗书画》的这档文化赏析类节目,以更符合现代审美及传播方式的升级版重回观众视线,于元旦起登陆东方卫视,通过“小而美”的日播节目样态,引领观众感受笔墨背后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的巨大魅力。 在当今各式节目纷扰繁杂的电视荧屏上,《诗书画》吹起的这股文化“小清新”之风,将满足观众了解传统、感知文化的日常需求。在“守正创新再出发”的核心理念下,东方卫视深耕文化内涵,努力让文化走近观众,开拓文娱新格局。 01 浓浓的文化气息、精巧的 “书房”场景,相比原来的《诗与画》节目,《诗书画》在内容上更注重挖掘中国古典诗歌、书法及绘画背后的故事,辅以各种电视后期手段进行全新包装,采用现代化呈现方式及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语态,再现中华传统诗词、书画的生动气韵,为节目注入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与形式。 视觉呈现令人耳目一新 东方卫视中心公益媒体中心副总经理黄景誉介绍说,《诗书画》节目在策划之初就确定了“展现中国古典语言文字和传统书画艺术之美”的基本定位,以“解析中国古典诗词、书画中的大美之艺,发掘传世名作背后的动人故事”为核心内容,通过优质的原创内容和精良的制作水准,力求打造一档充满古典美的节目。 相较于当下舞美精细、制作庞大的文化类季播节目,《诗书画》坚持“小而美”、坚持以“内容为王”,注重文化普及与艺术教育相结合,没有过多花哨的噱头,纯粹专注中国古典语言文字和中国书画艺术鉴赏的内容。 通过与观众天天见面,每天十分钟讲解一首诗、品鉴一幅字、赏析一幅画,并分享名作佳品背后的故事,以一种安静的方式带观众去领略文学文化知识、领略中国传统书画之美,为当下文化综艺荧屏带来“小清新”的观感体验。 02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诗书画》节目每期只有10分钟的体量,但是筹备时间短、文化内涵深、创新难度大、播出密度高……对于节目组而言,可谓是一种“极限挑战”。 “我们不想把节目做成唐诗宋词鉴赏词典般的课堂讲解,而是想在节目中尽力去展现、提供更多的文化信息。” 节目组说,相比早期文化艺术鉴赏节目简单的声画拼贴和讲解,《诗书画》更希望通过一首古诗,让观众可以了解其创作的历史背景、诗词意境等,很多诗歌绘画中展现的中国历史上的民俗风情、百姓生活,也将呈现出全新的艺术解读。 印海蓉对诗词讲解娓娓道来 节目不仅要从文、史、哲等角度确保诗歌和画作阐述的精准无误,还要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讲述这些诗歌背后的故事,让节目变得生动有趣,这极其考验文稿的撰写能力。 为此,节目组集结了一批相对年轻的文学撰稿人,他们擅长以当下流行的话术讲好诗词故事。同时还邀请长江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和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担任学术总顾问,并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合作,共享其在书画出版领域的相关资源。通过对节目内容的深度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使节目做到文化严谨、故事生动。 “《诗书画》开播至今,备受文化圈、学术圈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对节目总体上是很肯定的,有时也会对节目中的细节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们节目组来说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所以这是一个令我们越做越喜爱的节目。”《诗书画》节目制片人沈敏表示。 应景的节气诗画贴近生活 据介绍,节目在选题策划上呈现系列化主题,如系统展现历代诗书画中所体现出的君子品格、壮丽山河、文化名城等内容,同时还将结合二十四节气、年俗节令、当下热门文化事件等,打造兼具时效性与当代审美的文化主题精品。 受人瞩目的中国及上海书画展作品今后也将成为节目的赏析重点,《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卷》、敦煌艺术、《洛神赋》等均会在节目中一一亮相,着力将诗画鉴赏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学习产生关联、形成共鸣。 03 1989年开播的《诗与画》是节目主持人曹可凡的“成名作”。而如今,曹可凡将再续节目前缘,与女主播印海蓉一起,为新版《诗书画》担纲主持。 曾经加盟《诗与画》节目的主持人 节目组表示,曹可凡和印海蓉的朗诵水平在主持人中首屈一指,且都具有相对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曹可凡在该节目的出镜,会引发观众曾经的记忆和共同情感。 为了主持好这档文化节目,曹可凡和印海蓉都在节目录制前做了相当多的功课和准备,他们向语言学家请教字词的正确读音,向朗诵专家请教诗词朗读的韵味和意境。 两位名主持实力呈现 曹可凡对于诗画内容有时还会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将文稿转化为适合口头讲述的表达,自带“说书”的韵味。 他说:“时隔30年,老节目再次以新面貌示人,也是希望带领观众重拾记忆。作为主持人,我能重操‘旧业’,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实感荣幸之至,也期待朋友们与我一起领略大美诗书画,笔墨中国风。” 04 新年伊始,《诗书画》节目在东方卫视的亮相,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其收视表现甚至出乎节目组的意料。节目开播近一个月,CSM全国55城收视率相对稳定在同时段第六,最高达同时段第四。 “在每天17:50这样全国各大卫视电视剧播出的强竞争时段,一档安静的文化类小栏目刚开始就能有这样的收视表现,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东方卫视中心副总监张颂华表示,随着节目制作的成熟推进,今后将不断调整,使其更具可看性。同时还将开掘一些符合新媒体传播的短视频,让更多人能够随时随地享受艺术之美、古典之韵,真正把《诗书画》变成一个“小而美”的全媒体文化精品。 文 | 张 音 SMG改革系列报道 技术运营中心 | 改革路上,技术一直是前锋 第一财经 | 踩准互联网节奏,全媒转型“配齐”啦! 地面频道 | 提升“改革指数”,收视收入跑出“加速度” 融媒体中心 | 25天打造一档站位高评论深的全新栏目,他们做到了 东方卫视 | “新”人上路,2019 请多关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