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格律诗的四要素是什么? ........ 前言格律诗有四个基本规则必须遵守:对仗、平仄、押韵、黏连,不过在格律诗的诞生与发展中,这是个规则并不是同时产生的。 一、对仗与平仄老街写过一篇文章《诗词创作不可不知的知识 10分钟说说格律诗对仗的种类与前世今生》2018-10-02 11:27。介绍的比较详细。 简单说对仗在诗经里就有,不过当时的对仗和很多词牌里的对仗一样,平仄并不相对。在南朝齐梁时期,永明体诗人开始研究四声平仄以后,平仄的对仗就比较普遍了。 例如庾信的《咏怀六首之六》, 诗人们很注意平仄相对: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二、平仄四种句式从上面庾信的《咏怀六首之六》中可以看出,格律诗有四种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句式,每一种作为第一句,根据对仗、粘连的要求可以组成四种格律诗。 四句的就叫做近体绝句,八句的是五律或者七律,八句以上的叫做排律。根据每一句的字数不同,都有五言和七言之分。 三、押韵格律诗要求一韵到底,第一句如果押韵的话,是五韵诗,第一个韵脚可以用邻韵,其他四个韵脚必须同一个韵部。例如<再酬复言>(唐·元稹),第一句押韵六鱼,后面押韵七虞。 绕郭笙歌夜景徂【徂:六鱼】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一韵到底是指宋朝的平水韵,但是在唐朝,平水韵中同一个韵的字可能分属两个韵,但是在唐朝就可以通押。例如平水韵的十三元,在唐韵里分三个韵部:元、痕、魂。 例如李商隐的拗体律绝句《乐游原 / 登乐游原》,原yuan、昏hun。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第一句:仄仄仄仄仄,第二句“登”救拗:平平平仄平。 四、粘连二四六的第2个字和三五七的第2字必须平仄一样就是粘连,上面举例庾信的《咏怀六首之六》,就是一首失黏的格律诗:
第2、3句,光、国(入声,仄),失黏;第6、7句,镜、言失黏;第4、5句,家、松,符合粘连标准。关于粘连的详细介绍可以看看:《诗的换头 一个不起眼的三流小诗人影响了1000多年的科举考试2018-12-11 02:09》 结束语对仗很早就有,平仄是齐梁时期确定的,押韵在隋朝以前是根据口语,隋朝有了韵书后,就根据韵书押韵,粘连是在唐初上官体诗人时期确定的。 后期的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等人继承发展了格律诗的创作。在武则天掌权时期加入了科举考试中,于是格律诗的规则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老街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