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座古墓前后被盗2000多年,墓中宝物却一件没少,专家:墓主真是好算计

 天宇楼33 2019-01-31



  東方生活美學


盗墓这事儿,我们在往期的文章里谈了挺多了。但以往的文章,重在介绍文物,而我们今天要“挖”的墓,墓葬本身比那些精美的文物更有想象力,看完你也会想给墓主人一个大大的赞。


2004年4月的一天深夜,在河南省上蔡县郭庄村东面的一处高岗上,几个黑影在手电筒微弱的光线下晃动。几分钟后,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突然响起,没有人知道村外的荒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郭庄本是一个人口只有几百人的小村东,村民种地为生,过着安宁的生活。但某天起,岗地里夜间开始不断传来爆炸声,每次巨响过后,村中地里就会出现一个个深深的洞穴。

很显然,有人在盗墓,动静还不小。

 

这事儿马上引起了河南省文物部门的关注,2005年5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就赶到了郭庄。在很多专家看来,勘察被盗墓贼屡次光顾的墓葬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现场有可能一片狼藉,盗墓贼也不会留下什么值钱“宝贝”。

 

经过钻探,专家们判断,土岗下面有可能是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高等级墓葬,规模庞大,堪称王陵规格。

 

用热气球拍摄郭庄楚墓发掘现场。图片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但随着考古的进一步深入,专家们突然发现了个巨大的秘密

 

每一次探铲打向土层深处时,都会带出来一些黄色的细沙。难道真的有用沙子埋葬的古墓吗?如果下面都是沙子而不是古代墓葬常用的五花土,那它还是一个真正的墓葬吗


在查阅了一些考古资料后,专家发现,曾经在河南辉县发掘出战国时期魏国王室的墓葬,魏王墓就是用沙子埋藏的,这种与众不同的埋葬方式叫做积沙墓,这种墓葬是盗墓者最为头疼和害怕的墓冢类型之一。

 

营建时,需开挖十几米深以上、面积达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在依风水术定好棺椁的朝向、方位后,回填的不是挖出去的泥土,而是干燥的细沙,之后才以泥土覆埋,并将四周夯实筑牢,除非将所填之沙全部掏尽,否则不能进入墓道与墓室。

 


传说这些沙子是经过烘炒或是曝晒的。为什么要将沙子烘干?一是可以保持地下干燥,防止尸体过早腐坏,二是增强防盗效果。干燥的细沙如水,流动性极强,盗墓者无法在这种土层上挖掘盗洞,这边挖那边满。

 

有些积沙墓中,还埋有巨大的石块,由于细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加上石块的重量,很容易塌方把盗洞掩埋,甚至把盗墓贼砸死砸伤,因此盗墓者无法通过挖掘地道的方式进入墓室盗窃。

 

有时候侥幸在一处挖出了个坑,人下去的途中,很可能被泄漏的细沙迅速掩埋,并造成上层塌方。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则很少有人能生还出来,最终成为殉葬品,这是“流沙墓”令盗墓者恐惧的根本原因。在两千多年前,有能力建造这种陵墓的人,也一定不是普通的人物。

 

郭庄墓入口,满是细沙


这个发现,本应该可以让考古人员放心点儿的,但没过多久,墓葬东部,一些东汉时期的遗留物让考古人员的神经又紧绷了起来:在盗墓最为猖獗的东汉,这座大墓也许曾经遭受了被大揭顶式的毁灭性盗掘。七个汉代盗洞,一个现代盗洞通过用木板架设巷道的方式已经穿透墓壁进入了墓内,这显然是为了对付墓中的流沙而设计的!

 

这下,人们的心又凉了。

 


挖掘工作继续进行着,整个墓室的全貌已经完全呈现出来。除了大量的细沙,墓中开始不断出现大小不一的石头,这完全符合积石积沙墓的特征。

 

但几个月过去了,无论如何挖,都找不到棺椁,除了一些支离破碎的小物件,还没有找到一件像样的东西,难道,主棺椁被盗了?或者,这是一个假墓?

 

如此巨大的工程,只为造一个假墓?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专家大胆猜测,墓主人棺椁可能还在更深的沙层下面。

 

墓内发掘现场。图片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