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感官之中,嗅觉一直是最神秘和最忠诚的那个! 人类在无形中可以识别且记忆一万种气味,在人生的某一刻,你会突然发现,这种气温好像在哪里闻过,十分熟悉!对,你的嗅觉存储过这种气味,所以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敏感的嗅觉就会迅速辨别出来。 一条小吃街上,闻着香味就能找到最好吃的那家店,捧一捧茶,深吸茶中气味,也能发现其深藏的秘密。 今天,是茶君带你闻“味”识茶,规避劣质茶的那些特殊气味。 关键词1:霉味 此类气味容易体现在: 普洱生茶、普洱熟茶、黑茶 “霉味”两个字眼,令人不由想起泛着绿色绒毛的隔夜饭,或则梅雨季节老屋箱底的潮湿气味。 这种带有霉味的茶,闻起来有些刺鼻,难有品饮冲动,甚至所有的感官都表示拒绝。自然不属于好茶的范畴了。 霉味产生的原因:茶叶由于制作不当(比如发酵过度、湿度过高);或者仓储不到位(比如在温湿度过高环境下长时间存放),导致茶叶由内到外受潮发霉,所散发出来的不良气味。 关键词2:烟味 此类气味容易体现在: 红茶、黑茶(普洱生茶或熟茶)、花茶、乌龙茶 说起“烟味”,茶中有正山小种的“松烟香”,但是也有烟熏火燎的粗老味,这种茶好像被二手烟侵害过一样,轻嗅干茶,就能被不悦的烟味熏得连连后退。 甚至,有些茶还会有比烟味更透彻得焦糊味,像是茶晒干后吊在火炉上烤,还不小心烤过了头。 这是因为在制茶过程中,杀青、烘干、焙火过度(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导致部分叶片被烧灼,产生焦糊味。这种焦糊之气,更是让人难以忍受。 烟味产生的原因:烟味并非茶之本味,而是在加工或贮藏中受浸染而成。属于茶叶中常见的异味,对茶的品质没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3:酸味 此类气味容易体现在: 红茶、乌龙茶、普洱熟茶 年轻人都喜欢喝酸酸甜甜的饮品,比如小青柑的果酸香,或者柠檬茶的清酸香,都是令人沉醉的口味。但是,有些酸味就让人感到不舒服,难闻地让人抗拒。 这种酸味,闻起来酸中带有刺激感,伴随着其他不良感受,品饮时会有酸而不化的感觉。 酸味产生的原因:一般都会体现在发酵的茶中,酸味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发酵的制成中处理不当,或者仓储失败所致。 关键词4:堆味 此类气味容易体现在: 黑茶、普洱熟茶 堆味是从“发酵渥堆”上得来的,通常是一种类似混合酸、馊、霉、腥等不良感觉的发酵气味。带有堆味的茶叶,闻起来沉闷,带有泥腥味气息。 在制茶和仓储中,堆味可以逐渐消散。但是,粗放的制茶工艺和较差的仓储条件,则是让堆味衍生的催化剂。 堆味产生的原因:“堆味”在新制熟茶中普遍存在,因为传统熟茶渥堆发酵工艺是一个长时间而且复杂的变化过程,数吨茶叶堆放在一起发酵,不可能做到绝对均匀,因此部分发酵过度和不足的茶叶就会产生一些不良气味。 关键词5:青味 此类气味容易体现在: 白茶、绿茶、黄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红茶 作为自然植物界都具备的本味——青味,如果出现在茶里面,那就要注意了。 “青味”闻起来,像是割草机割过后,产生的青草味儿。 青味产生的原因:常见于杀青不足或者日光萎凋不足的茶类,杀青时间短、杀青温度低,就很难保证茶中青叶醇等相关青气物质的消散,因此常常会有青气。 关键词6:杂味 此类气味容易体现在: 白茶、绿茶、黄茶、普洱生茶、乌龙茶、红茶 “非主流、非标准”即为杂!在茶叶中闻到了不该属于它的:油烟味、油腻味、灰尘味、香水味等等,通通都是杂味。 杂味产生的原因:茶叶在制作或是仓储过程中,非常容易吸附气味,如果制茶环境不干净,茶叶自然会受到影响。 另外,成茶在存储过程中,跟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放进冰箱之前没有密封好,也非常容易串味。 关键词7:香精味 此类气味容易体现在: 花茶、乌龙茶、红茶、绿茶 一般来说,茶叶正常的干茶香气,闻起来会很自然舒适。 添加了香精的茶,干茶香气闻着会不自然,气味浓烈,而且嗅后会长久停留在鼻腔。闻的时间长了或深嗅时还会不舒适,就像闻到劣质香水。 另外每一泡的茶香下降得很快,茶汤里面的香气很低,很淡,甚至没有。就要考虑茶叶中可能添加了香精。 香精味产生的原因:商家的一种“盈利”手段! 关键词8:臭味 此类气味容易体现在: 普洱熟茶、乌龙茶 有些包装精美、干茶匀整的茶叶,在经过沸水冲泡后,带有樟脑丸或者臭鸡蛋味的气味,令人不忍直视! 买茶之前,最好用沸水冲泡后嗅一下叶底,有些品质很差的茶,在洗茶之后会从叶底泛出臭味。 臭味产生的原因:由于加工和仓储不当产生,导致茶叶本身产生化学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