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哮喘和咳嗽傻傻分不清,这些症状需了解,不要再忽视了

 旷世奇药 2019-01-31

咳嗽和哮喘是不一样的,患上哮喘可能会导致咳嗽,但是咳嗽不一定会引起哮喘。哮喘的特征在于支气管的炎症,管内粘性分泌物的产生增加。当气道收紧,发炎或充满粘液时,哮喘患者会出现症状。不过,并非每个患有哮喘的人都以同样的方式出现相同的症状。您可能没有所有这些症状,或者您可能在不同时间出现不同的症状。哮喘症状也可能因哮喘发作和下一次哮喘发作而异,一次是轻度,另一次是严重。有些哮喘病人可他们的症状恶化叫去长时间没有任何症状,中断通过定期哮喘发作。

了解哮喘的早期症状

早期预警信号是在哮喘发作之前或之初发生的变化。这些迹象可能在众所周知的哮喘症状之前开始,并且是哮喘恶化的最早迹象。一般来说,这些迹象并不严重到足以阻止您进行日常活动。但通过识别这些迹象,您可以阻止哮喘发作或防止其恶化。哮喘发作的早期预警信号包括:

1.经常咳嗽,特别是在晚上。

2.轻易失去呼吸或呼吸急促。

3.运动时感到非常疲倦或虚弱。

4.运动后喘息或咳嗽。

5.感到疲倦,容易心烦,不高兴或喜怒无常。

6.在峰值流量计上测量的肺功能减少或变化。

7.感冒或过敏的迹象(打喷嚏,流鼻涕,咳嗽,鼻塞,喉咙痛和头痛)。

8.睡眠困难。

了解哮喘发作的症状

哮喘发作是一种情况,其中气道周围的肌肉带被触发收紧。这种紧张被称为支气管痉挛。在发作期间,气道内壁变得肿胀或发炎,气道内衬的细胞比正常情况产生更多和更厚的粘液。所有这些因素,支气管痉挛,炎症和粘液产生,都会引起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呼吸短促以及正常日常活动困难等症状。哮喘发作的其他症状包括:

1.在进出呼吸时严重喘息。

2.咳嗽不会停止。

3.呼吸很快。

4.胸痛或压力。

5.颈部和胸部肌肉收紧,称为缩回。

6.难以说话。

7.焦虑或恐慌的感觉。

8.苍白,汗湿的脸。

9.蓝色的嘴唇或指甲。

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可能会迅速升级,因此一旦您认识到这些哮喘症状就很重要。如果没有立即治疗,例如使用哮喘吸入器或支气管扩张剂,您的呼吸就会变得更加紧张。如果此时使用峰值流量计,读数可能会低于50%。许多哮喘行动计划建议干预措施从正常的80%开始。随着您的肺部继续收紧,您根本无法使用峰值流量计。渐渐地,你的肺部会收紧,因此没有足够的空气流动来产生喘息。

您需要立即被送往医院。不幸的是,有些人认为喘息的消失是改善的标志,并且未能及时得到紧急护理。如果您没有接受足够的哮喘治疗,您最终可能无法说话,并会在您的嘴唇周围形成蓝色。这种颜色变化,称为紫绀,意味着血液中的氧气越来越少。如果没有针对哮喘急症的积极治疗,您可能会失去意识并最终死亡。如果您正在经历哮喘发作,请立即按照哮喘行动计划中的“红区”或紧急指示进行操作。这些症状发生在危及生命的哮喘发作中。你需要马上就医。

了解儿童的哮喘症状

哮喘影响中国多达10%至12%的儿童,并且是儿童慢性病的主要原因。由于不明原因,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正在稳步上升。虽然哮喘症状可以在任何年龄开始,但大多数儿童在5岁时首次出现哮喘症状。并非所有患有哮喘的儿童都会喘息。慢性咳嗽伴哮喘可能是唯一明显的迹象,如果咳嗽归因于复发性支气管炎,儿童哮喘可能无法识别。

了解不寻常的哮喘症状

并非所有哮喘患者都有咳嗽,喘息和呼吸急促的常见症状。有时,个体有不寻常的哮喘症状,可能与哮喘无关。一些“不寻常”的哮喘症状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呼吸急促。

2.叹息。

3.疲劳。

4.无法正常运动(称为运动诱发的哮喘)。

5.睡眠困难或夜间哮喘。

6.焦虑。

7.慢性咳嗽没有喘息。

知道为什么感染会引发哮喘症状

有时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哮喘的诱因。例如,您可能感冒了可引发哮喘症状的感冒病毒。或者您的哮喘可能由细菌性鼻窦感染引发。伴有哮喘的鼻窦炎很常见。了解呼吸道感染的体征和症状非常重要,并立即致电您的医疗保健提供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例如,您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或支气管感染喘息的症状。对于没有哮喘的人,支气管感染可能不会引发同样的衰弱症状。了解您的身体并了解感染可能开始的警告信号。然后按规定服用适当的药物以消除感染并重新控制哮喘和健康。

小编认为。哮喘是一种慢性气管炎症,试管内粘性分泌物的数量,导致病毒感染气管,而引发哮喘。导致校长还有其他原因,如,环境,药物过敏和生理因素等。有些人可能在运动的时候才会出现哮喘,或在感冒等病毒感染时出现哮喘。哮喘最常出现的症状有,咳嗽呼吸急促虚弱,心烦,过敏,疲劳,焦虑等。当我们发现这些症状时,我们应及时的治疗,才能更好的避免哮喘的病情加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