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985毕业, 选择去当服务员”: 不是学历没用, 是你不值钱

 昵称cZwA4 2019-01-31

被问到为什么没有去小企业面试的时候,这名毕业生很自然的说,“我觉得小企业没有发展……”

奈何你心比天高,还是要接受残酷的现实。

曾经作为大企业HR的小米说:

在招聘会上,我们会把“985”的简历和其他简历分开,到最后走的时候只会带走“985”的那一部分。

有些人会觉得这个世界太残忍,宁愿相信简历也不肯相信个人实力,大家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到底有什么差距?

这根本是就业的不公平现象。

最初我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感到愤慨,可是当我看到HR接下来说的:

我被“怼”到哑口无言。

是啊,同样都是大学生,为什么“985”的更厉害?

因为能够考入“985”首先就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在“985”的校园里,随着对这个专业和社会的认知,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发掘自己在这个行业里更大的潜质。

格局已然不同。

当然后面教育专家也解释这种招聘“潜规则”涉及到学历歧视……可是“歧视”的仅仅是学历吗?不,还有你的能力。

因为没有优秀的学历和更加完备的能力,所以你才会在求职中屡遭淘汰。

我上个月在购物街遇到急匆匆的初中男同学。

简单的打了招呼后,我问他怎么这么着急。

他面带苦涩,“领导让我去接他开会,车半路坏了,我正找人拖车呢。”

我问,你怎么没提前检查车子的状况?

他说,我早晨出门太着急,没顾上。

他冲我挥了挥手,先走一步。

这个男同学现在在给小企业的领导做司机,对于他的遭遇我很惋惜,毕竟初中他可是成绩中游的好学生。

那时候他宁愿去职高也不愿意高考,对于他来说,反正都是要工作的,早就业几年说不定早赚大钱。

后来的消息我没再听说,只是偶然看到他在朋友圈感慨人生艰辛。

而当年跟他玩的好兄弟安仔早已经深圳大学毕业,在深圳开始自己的互联网创业项目。

鲜少发朋友圈,最近的一条是跟团队一起加班跨年的场景。

同样的起跑线,大家的路程早已变了模样。

学校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你看待世界的态度。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李诞曾经说过的“我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考上名校。就是因为我太懒惰,我太后悔了。”

哪怕是毕业于“211”华南农业大学的李诞还是由衷的感叹“名校”效应。

有人评论:你已经这么出名,有钱,上不上名校无所谓。

马上这一条就遭到了反击:所以你永远没有他的眼界。

抖音刷到一个13岁的小女孩说,长大以后想成为网红,因为万众瞩目,因为收入不菲。

更或者,你觉得路边卖煎饼果子,卖水果的都能月入过万。

你说学历好也不一定有卖煎饼果子的收入高。

你说就业不就是比的税后收入吗。

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

学历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作机会,而是给了我们人生更多的选择。

就像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那段话一样: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有选择的权力,有选择的意义,有时间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网上有一张大佬聚会照片,被流传一时。

58同城姚劲波,毕业于海洋大学;联想集团杨元庆,毕业于上海交大;小米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腾讯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快手宿华,毕业于清华大学……

这些人全都是名校毕业,名校的光环给他们带去了志同道合的“盟友”,还给予了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前瞻性眼光。

腾讯、快手、小米、这些无一例外都是当今最为流行的互联网产品中的佼佼者。

所以别再被“读书无用论”洗脑了,那只是对于少数人的个别例子。

女作家Ann Morgan在TED演讲上讲述《不读书的人到底输在哪儿》,这其中对于读书的解读尤为深刻:

你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想法,也能帮你告诉自己,在你看到这个世界的方式上有哪些盲点。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读书,要去上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

自古至今,成功的人都离不开“知识”。

哪怕是那些“出身”并非名校的精英,也在用自己的零散时间去弥补过去未曾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

学习永远都是不会错的。

只要你还有机会去学习,请一定要把握住。

因为“知识改变命运”并非是传说。

你读过的书,会化成你日后工作奋斗的锦鲤,给你带来无尽的好运和能力。

愿你我都能珍惜当下时光,心存鸿鹄之志,眼有境界广度,不做井底之蛙,不负信念所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