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洛阳,负山抱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王者之里。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兹建都,赓续1500余载。文道昌盛, 物华天宝,地上地下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宝藏。这些珍若珙璧的艺术品,凝聚着古老东方文化语境下的创造性和审美意识,承载着丰盈多姿的历史记忆,折射着千年帝都的荣光与辉煌。为展示瑰宝风采,我们从洛阳皮藏的数十万件文物中撷取一批珍品,举办《洛阳文物珍宝展》,希望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古都洛阳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聆听到华夏文明演进的千古足音。 青瓷罍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1964年洛阳北窑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Celadon Lei Western Zhou Dynasty (1046~ 771BC) Excavated from Beiyao, Luoyang, 1964 Collected in Luoyang Museum 灰白色胎。敞口,折肩,斜腹,圈足。肩饰弦纹、波折纹和斜方格纹,井贴附两两相对的半环形和绳索形钮。表面施青釉,施釉均匀,吸水性弱。花纹朴素大方,保存完整,是目前发现早期原始青瓷中的精品。 釉陶熏炉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2004年洛阳王城公园东汉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Glazed pottery censer Eastern Han Dynasty (25~ 220AD) Excavated from a tomb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Luoyang, 2004 Collected in Luoyang Museum 薰炉分上下层,表面施褐釉。下层为一浮雕虎形座,虎作侧头咬盘状。虎背驮柱盘,盘柱中部浮雕菱形纹。上层为镂空浮雕执钺力土、豪猪、凤、虎、蛇的山峦形炉盖。其中力士左手按住豪猪颈部,右手执钺举过头顶,怒目圆睁,正欲砍向豪猪。 褐釉白斑龙柄执壶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1964年洛阳北窑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Brown glazed porcelain pot with a dragon- shaped handles Tang dynasty (618”907AD) Excavated from Beiyao, Luoyang, 1964 Collected in Luoyang Museum 该壶侈口圆唇,束颈圆肩,斜收腹,浅圈足。肩有一龙嘴短流,龙首形把柄紧衔口沿。颈两侧平口沿处各有小罐相对称并各带一 绳饰。 除底部外,全身皆施黑褐釉,并加饰不规则的大块灰白色斑纹。壶造型独特,做工精细,是唐代花釉瓷器不可多得的珍品。 三彩灯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1987年洛阳吉利区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Tri-colored pottery lamp Tang dynasty (618”907AD) Excavated at Jili district, Luoyang, 1987 Collected in Luoyang Museum 三彩骆驼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1981年洛阳龙门安菩夫妇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Tri-color glazed pottery camel Tang Dynasty (618AD~907AD) Excavated from the tomb of General An Pu and his wife at Longmen Mountain in Luoyang 1981 Luoyang Museum Collection 彩绘陶马与驯马俑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1988年洛阳唐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Pained pottery horse and horse trainer Tang dynasty (618~907AD Excavated from a Tang tomb in Luoyang, 1988 Collected in Luoyang Museum 黑釉马 唐代(公元618 ~ 907年) 1981年洛阳龙门安菩夫妇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Black glazed pottery horse Tang Dynasty (618AD~907AD) Excavated from the tomb of General An Puat Longmen Mountain in Luoyang 1981 Luoyang Museum Collection 马能役善战,又较易驯养,在古代军事、农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唐代尚马之风极盛,唐玄宗曾选择西域良马和中原骏马,令画师摹绘.三彩艺匠用熟练的技术和灵巧的刀法,塑造出各种骏马形象。这匹黑釉马膘肥雄浑,造型矫健有力。黑釉马极为少见,是难得的珍品。 历史文化陈列:河洛文明之路青釉高足豆 隋代 洛阳博物馆藏 青瓷弦纹钵 隋代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小型人物俑 唐代 1993年白居易故居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小罐 唐代 1993年3月白居易故居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鸟俑 唐代 1993年白居易故居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铃铛 唐代 1993年白居易故居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狮俑 唐代 1993年白居易故居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口哨 唐代 1993年白居易故居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长沙窑双系贴花执壶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洛阳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长沙窑鹿纹瓷壶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1964年洛阳瀍河机瓦厂唐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白瓷执壶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洛阳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白瓷盂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洛阳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白瓷净瓶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洛阳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唐恭陵唐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是武则天长子李弘的陵墓。李弘(公元652- 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封代王,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改立为太子。咸亨二年,高宗与武后幸东都洛阳,李弘留守京师,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李弘与高宗、武后赴东都合璧宫,暴卒。高宗谥为“孝敬皇帝”,并亲书《孝敬皇帝睿德记》碑,葬于恭陵。恭陵是洛阳唯一座唐代帝陵, 也是河南省现存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唐代帝 王陵。其神道两侧石刻气势宏伟,雕造精美,形象生动,是盛唐雕塑艺术的经典之作。 四系蓝釉罐 唐代 1999年偃师市唐恭陵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蓝釉长颈瓶 唐代 1999年偃师市唐恭陵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蓝釉葫芦瓶 唐代 1999年偃师市唐恭陵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蓝釉三足罐 唐代 1999年偃师市唐恭陵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蓝釉钵 唐代 1999年偃师市唐恭陵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蓝釉盆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Blue glazed basin Tang Dynasty Collected in Luoyang Museum 蓝釉盘口瓶 唐代 1999年偃师市唐恭陵 洛阳博物馆藏 蓝釉灯盏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黄釉双龙瓶 唐代 1999年偃师市唐恭陵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棕红釉盆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棕红釉盘口瓶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黄釉盖罐 唐代 1999年偃师市唐恭陵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黄釉四系罐 唐代 1999年偃师市唐恭陵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牵驼俑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彩绘载丝骆驼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牵驼俑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骆驼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长腿骆驼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长腿骆驼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白釉马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马 唐代 1979年洛阳邙山徐村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马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三彩马 唐代 洛阳博物馆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