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瑜、诸葛亮都是被气得吐血而死的,这是啥病?该怎么防治?

 米乐001 2019-01-31

周瑜怎么死的?

是被诸葛亮气得吐血而死的。



三国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诸葛亮三气周瑜,说得是有声有色。最后周郎才尽,赔了夫人又折兵,怒气填胸,咬牙切齿,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三声吐血而亡,年仅36岁。令人惋惜哀叹不已!容不下能人,只能自己气死,正所谓“武大郎开店,只用比自己矮的人”,实在可悲可笑!

 

容易生气的人,情绪往往处在焦虑不安、怨恨烦恼等消极不良心境之中。这种消极不愉快的体验,会使人的神经机能严重失调,从而影响到心血管的机能,进而导致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症等心身疾病的发生。


诸葛亮怎么死的?

是被司马懿气得吐血而死的。




三国说到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位高手对决,诸葛亮坐不住了,为了刺激司马懿速战,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的衣服,并附信羞辱“徜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战”。可是人家司马懿不鸟他,不恼火也不生气,反倒关心地问起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和健康情况,主将的健康状况可是军事机密,诸葛亮派出的那个傻逼居然一五一十说个明白,司马懿听完那个高兴啊,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司马懿就嘱托使者转告诸葛亮不能“食少事烦”。当使者把这些话转达给诸葛亮后,诸葛亮感叹地说:“彼深知我也!”从此诸葛亮就郁郁不乐。之后诸葛亮反复昏倒和吐血,考虑也许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性溃疡。

 

周瑜和诸葛亮都是呕血而死的,源于郁郁和生气。古往今来,有关情绪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普遍关注。《黄帝内经》就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忧伤肺”。正说明了情绪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看来周瑜和诸葛亮的死因大致相同。

 


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情绪对疾病影响的病例大有存在,很多内科疾病的急剧恶化,往往是受到不良情绪的直接影响。比如消化性溃疡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等,都可以由于情绪过度紧张诱发。还有现在很多的疾病比如失眠、头晕、头痛、焦虑、抑郁都可以找到情绪方面的原因。一旦出现了以上症状以后。又可成为加重情绪恶化的新的原因,情绪恶化又必然进一步加重原有的症状。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一些此类疾病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控制自己的脾气,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才能从疾病痛苦中解脱出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醉花窗医案》之“肝郁呕血”。本例就是一个典型的因为不良情绪的持续刺激导致的疾病。我们一起来聊聊肝郁呕血,看看王堉是怎么治疗这种疾病的?



前面讲了穆栖桐脑中风,王堉用三化汤内服和龟尿点舌把他治疗好了(07,邪风中府,卒然昏噤)。那么接下来的病例是讲穆栖桐的助手,忘了他的姓名。一向有吐血的毛病。因为见到穆栖桐生病而且病得很重很危险,那么生意上的事情都由这位助手料理,就这样,又忙碌又急躁,结果吐血这个老毛病越发严重,也请王堉治疗。

 

王堉问有吃过药么?答,药不离口有好几年了。但是不管用,想发作就发作。出现着急上火的事情时就更加严重。

 

王堉为他诊脉,脉象并不是很虚,左关弦滑如涌,而且有坚硬的表象。王堉说,这是肝郁啊。您最初患病的时候,一定是因为暴怒,从那以后一定胸胁部时时刺痛,甚至呕吐,呕吐物颜色必然紫黯。患者说真的就是这样,先生您有什么治疗的好办法?

 

于是,王堉就用左金丸合颠倒木金散合方来解除患者的肝气抑郁,继用逍遥散疏泄肝气,并且嘱咐患者经常吃一些养血平肝之品,告诫他调畅情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用经常动怒。

 

一个月以后,患者提着酒肉来王堉家道谢,王堉谢绝了酒肉,并询问患者目前情况,患者说:吃了逍遥散之后,胸胁已经舒坦多了,呕血也消失了,先生叫我长期吃的药,我觉得好了,不想再吃了。王堉同意了。


     


临床上有许多出血证是由于肝不藏血引起的。大家知道,肝藏血含义包括:肝贮存血液和调节血液。但是,肝不藏血而致的出血证,用上述两者来解释其机理时,有不同意见: 有以为是肝不能贮存血液,有说是肝不能调节血液。其实合起来将就是肝不能统摄血液。

 

《黄帝内经》讲“肝藏血”指的就是肝具有统摄血液的能耐,所以肝出毛病会出现呕血,特别是暴怒之时,正如《黄帝内经》所讲“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

 

肝和脾生理上都能够统摄血液,使血不外溢,两者协调配合。在病理上,两者出问题都会导致呕血。那么要怎么区别呢?一般来讲,肝不藏血多见实证,脾不统血多见虚证

 

这个病例就是肝不藏血所见呕血吐血。本例患者因为郁怒致病,肝摄血能耐未复,所以呕血时作。表现胸胁部刺痛,甚至呕吐,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呕血加重,脉左关弦滑如涌且有坚象,这就是肝郁气逆,肝不藏血的表现。考虑患者是郁怒化火,所以先用左金丸合颠倒木金散来疏肝理气解郁,清泻肝火。再用逍遥散调制其后。整个过程没有用过一味止血药,而多年的呕血顽疾就好了。这就是中医的魅力。



左金丸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由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组成。主治肝郁化火、肝胃不和的肝火犯胃证。肝郁化火就会出现胸胁刺痛、口苦等症;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就会出现呕吐、吞酸表现。黄连能清心火、胃热、肝火,吴茱萸引黄连入肝经清肝火。用左金丸治疗肝火犯胃,黄连用量绝对要比吴茱萸多得多,通常61左金丸是治疗吞酸、口苦的基础方。


颠倒木金散

颠倒木金散,也只有两味药:木香和郁金。在《医宗金鉴》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书云:“胸痛气血热饮痰,颠倒木金血气安,饮热大陷小陷治,顽痰须用控涎丹。”胸痛之症,须分清属气、属血、属痰饮、属老痰。若气郁痛者,以倍木香,属血郁痛者,以倍郁金。上二味药为末,老酒调服。现代多以本方为汤剂,加入其它方剂之中,效果更佳。颠倒木金散是治疗胸胁疼痛的基础方。


逍遥散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一张著名的疏肝解郁的方剂,是数百年来诸多医家备加推崇的不朽名方。本方由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八味药组成。诸药配伍不寒不热、不散不敛,为解郁疏肝、健脾理血之妙剂。通常治疗妇科多种疾病,但不限于妇科疾病,只要符合肝郁脾虚、肝气郁滞就可以了,应用得当,效如桴鼓。


如果在逍遥散里加上生地,因为煮出来颜色变黑所以称作黑逍遥散,您看《红楼梦》就有,在第83回,王大夫看过林黛玉说了一段话:“六脉弦迟,素由积郁。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随气动,自然咳吐。理宜疏肝保肺,涵养心脾,虽有补剂,未可骤施。姑拟‘黑逍遥’以开其先,后用‘归肺固金’以继其后。”逍遥散证伴有阴虚患者可以选用黑逍遥散。所以《红楼梦》王大夫开方子的时候用咸寒的鳖血拌炒柴胡,防止柴胡升散耗阴之弊,小日本不解其意,把小柴胡汤做成颗粒不辨证胡乱吃,最后酿生了悲剧,加上生地还可以帮助肝养血,肝脾同调。



高源明老师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