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足少阳胆经所属的五腧穴

 解决人生问题 2019-01-31

7.足少阳胆经所属的五腧穴

【原文】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趾次趾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

【译文】胆经的脉气出于窍阴穴,窍阴在足第四指尖端的外侧,称之为井金,脉气由此流于侠溪穴,侠溪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间,称之为荥,脉气由此贯注于临泣,临泣在侠溪上行一寸半陷凹处,称之为腧,脉气由此过于丘墟穴,丘罐在足外踝前面陷中,称之为原;脉气由此行于阳辅,阳辅在外踝之上,辅骨之前,足外踝上四寸绝骨之端,称之为经;脉气由此入归于阳陵泉穴,阳陵泉在膝下一寸外辅骨的陷中处,为合,伸足即可得穴。这是足少阳胆经所属的五腧穴和原穴。

【说明】本节论述的是足少阳胆经所属的五腧穴,五脏合五行,六腑应六气,六气之中有二火,故多火之原,而原附于经也。五脏之腧,出于井木者,五脏合地之五行,以应生、长、化、收、藏之气,故从木、火、土、金、水而顺行。六腑之腧,出于井金者,六腑应天之六气,六气生于阴而初于地,故从秋冬而春夏,此阴阳逆从之气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