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考上清北,到底是天赋还是后天培养呢?各位父母,你怎么看?

 赵氏教育 2019-01-31

我们先来看以下三位清北学霸的经历和家庭培养:

一、考入北大的翟颖佳

翟颖佳,来自山西,毕业于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以高考总分627分,其中数学148分、语文118分、英语138分、文综223分的成绩名列山西省文科考生榜首。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翟颖佳的学习与生活: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从来没补过课,没请过家教,没有用过题海战术。”成绩好的秘诀,翟颖佳想了想说:“首先是要对学习有兴趣,上课的时候认真听,我不会在课堂上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老师布置的题已经足够,认真完成好就行了。”

2.大量的题量每天都要坚持题型操练

在数学的学习中,翟颖佳也曾遇到没有发现解题关键、因为大容量的计算和思考而迷失。对此,她每天保持各个题型都要做几道练习,“多做题,做够一定的题量就会有感觉的。”

3.懂得构架知识点

对于学习文科有哪些成功的经验,翟颖佳说,文科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而是掌握知识的主框架和体系,依附主干添枝加叶,答题过程中要多总结答案的模型,经过一些模仿练习就会拿到高分。

4.扩大自己的阅读量

翟颖佳特别喜欢读书,从小学开始她就陆续阅读了各种世界名著,到了初中又反复阅读了几次。到了高中,她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不少书。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中华史》《国家地理》杂志、严歌苓的小说等都是她的最爱。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翟颖佳父母对她的培养方法:

说起自己的爸爸妈妈,翟颖佳流露出感恩之情。她来自大同,进入高三,爸爸妈妈轮流到太本来陪读。班主任于慧强说,翟颖佳的爸爸妈妈一向跟各科教师坚持联系,孩子成果偶有动摇的时候,他们的引导都很到位,所以孩子的心思状况一向很安稳。“我的妈妈从不逼迫我上任何课外辅导班,她一向以为不要跟风。”翟颖佳说,爸爸妈妈十分尊重她的挑选,从不干涉,仅仅默默地重视和支撑。

总结父母对翟颖佳的培养方法,就是:

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关心,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学校习路上给孩子一个好的引导。

二、考入清华的王安澜

王安澜,来自于河南省,毕业于郑州外国语学校。王安澜被保送清华大学,在清华面向全国的保送测试中总分排名第一。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王安澜的学习和生活:

1、高效率的学习

王安澜因为课堂利用的好,没有报课外班,学习更轻松,上课的注意力也更集中。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在课下做题时,王安澜的效率高,准确度高。她曾经在自习课上观察过自己的几任同桌,发现一个小现象:比如在做卷子的时候,她总是比较快。因为同学会在做完一道题时有几秒钟愣神,然后再做下一道题。而她中间不会有停顿。一张卷子下来,她的速度就快了些。

2、以绘画为兴趣

当你心情不好时,怎么自我调节?当你高兴时,找谁诉说呢?“学霸”王安澜在这个时候,就会找她心里的“小人儿”说话。这个“小人儿”就是王安澜的插画人物,是这个软萌妹子的兴趣所在,也是她平时减压的一种方式。其实,“小人儿”并没有固定的模样,有时候是一个可爱小女孩,有时候是动画小怪物,有时候又仅仅是一个背影。这些都在王安澜从小就开始使用的插画本里。有一次王安澜的考试成绩不太好,情绪比较低落。她就拿出插画本,画一个坐着小船的小人,在海上漂流,也不知道要漂哪儿去。“画完以后,整个人心情也清爽了许多。”王安澜说,插画小人儿真的很神奇,能分享她的开心事,也能分解她的烦恼。

3、锻炼胆量

在今年全国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十几所外语类高中的保送生中,王安澜是参加清华大学保送生考试的总分第一名。

王安澜说,如果是以前的她,或许在自我陈述和面试时,得分就不会太高。“以前我比较内向,不好意思开口说。”王安澜后来参加了学校的模联社,通过各种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表达。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王安澜父母对她的培养方法:

王安澜说,妈妈是小学老师,她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妈妈郜立颖看来,好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上课认真听讲,在家里高效完成作业,这些习惯都来源于孩子的专注力。“最好的老师在学校,最好的学生也在学校。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比什么都强。”

总结父母对王安澜的培养方法,就是:

严格要求她,让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她的专注力。

三、考入北大的赵文硕

赵文硕,来自山东省,毕业于山东省临沂一中。2017年高考分数611分通过自招考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系。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赵文硕的学习和生活:

1.坚定自己的选择

赵文硕表示初学竞赛时,总感觉学习内容很难理解,竞赛课的内容也大多听不懂。于是反复研究课本,慢慢形成自己的理解,才再去和同学讨论,过了半年才渐渐跟上。自己从书中慢慢领悟的确很慢,但在赵文硕看来,在解决难题时,相比于直接请教老师同学,这样更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也更有助于适应后期学习进度的加快。

2.学会自我分析,不能逃避问题

无论是竞赛还是文化课学习,都少不了挫折和失落,也少不了遭遇瓶颈期。赵文硕记得竞赛时期,从高二的三月份到七月份,似乎无论怎么努力,分数一直在七十左右上不去。而在高考前的两个多月,理综成绩也是进步极其缓慢。

总结看来,往往都是太重视刷题的量,对失分原因分析不足造成的。比如在分析试题时,往往会简单地把失分原因归为“粗心”,但若仔细分析,看似类型颇多的错误也能分为几种类型,在最常见的可能失误位置多加注意,往往能减少很多失分。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无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我们高中三年的努力,就是为考上一个好大学,清华北大多名学霸,帮助学生解读出题规律!快速精准提分!所以,高三学生别放弃,高一、高二要抓紧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