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常考的垂直地带性问题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9-01-31



垂直地带性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垂直地带性的基本规律,很简单,就8条,常握这8条,所有的相关题目都可以拿下了。闲言碎语不要讲,直奔主题里格啷

1.概念定律:垂直地带性是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规律,自然带随高度更替,沿高度延伸。如下图,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变化,基本沿等高线延伸。

2.因素定律:纬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热量,经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水分,而垂直地带性的这种带谱变化影响因素是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热量随高度变化好理解,随高度升高而递减。降水随高度变化略微麻烦些,如果山足够高,降水是随高度先递增后递减的。先递增的原因是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后递减的原因是前面把空气里的水汽都挤出来了,即使再降温,里面的水汽也不多了。放到邯郸来说,如果是摩天岭这座相对高度1800米的山,降水应该是这样先增后减的,如果是鸡毛山这样10来米的山,那可能就增都不增,更别提后面的降了。正是因为热量和水分随高度都在发生变化,也就引起了自然带的变化。如下题: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4.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致相等 B.北坡较多

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

5.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3500米B.南坡2000米

C.北坡3500米D.北坡2000米

6.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南岭 B.秦岭

C.阴山山脉 D.天山山脉

答案是BDD,不再解析,放张图帮助大家理解下。

上面这个题是天山哦,天山是最经常被考的一座山,所以一定要记住天山的自然带的分布图,下图就是: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北坡2000米左右降水多对天山自然带的影响,在这个位置突然出现了一个山地针叶林带,林带的上下前后都是草原。降水多少的主要影响就是这样,降水多,长树;少,长灌木;再少,长草;再再少,草也不长了,成了荒漠。

影响水分的因素除了降水,还有蒸发,降水多,水分充足,蒸发弱,也可以水分充足一些,尤其是降水少的地区,蒸发对水分的影响更大。我国北方的山地北坡受太阳照射少,蒸发弱,水分条件更好,如下面这道高考题。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回答下题。

1.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答案选B。

3.带谱定律:好吧,既然自然带随高度发生变化,当然得记住一般情况下有哪些自然带,怎么变化。看下图记一下,不用管左上角那句话。

4.相似定律:看完自然带随高度的变化,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对的,跟纬度地带性是相似的。如下图的纬度的地带性(只看纬度带性哦,图中还有点儿错误,相信你会发现的):

当然,我们可以再放一张图来看,从下面这张图上我们更可以看出垂直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的相似性。也有一个简单的规律吧,海拔每升高1111(哈哈)米左右,相当于纬度往高纬走了10度左右。

5.复杂性定律:带谱的复杂性,也就是说自然带数量的多少,跟两个量有关,一个是纬度,一个是高度。低纬高山(相对高度高的山)带谱复杂。这个很好理解,山如果很低,比如邯郸海拔高度70来米的鸡毛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肯定只有一个自然带。山的纬度如果很高,比如在南极洲,不管多高的山,可能也只有一个冰雪带,当然也可能再加一个荒漠带。为什么要强调相对高度,如下图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相对高度大,自然带谱复杂,北坡相对高度小,自然带谱简单。

6.基带定律:基带就是山脚的那个自然带,山脚的这个自然带和当地的纬度、或者经度地带性是一致的。这也是常考的一个点,知道了这个山的山麓自然带,实际上就知道了当地的大概位置。还是以天山为例:

天山位于我国新疆,其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上图中天山山麓的自然带也是荒漠带。再看下下图理解下这一定律。

7.阴阳坡定律:这个定律也是常考点。山南水北为阳,就是说山的南坡是阳坡,北坡是阴坡。水的北面是阳面,南面是阴面。南半球相反哦。有很多地名是以阴阳命名的,比如华阴,就是华山北面。泰阳,哦,没这地名,倒是有个太阳。阳坡受太阳照射多,温度高,所以自然带能够分布的高度也更高,也就是说自然带不是完全跟等高线平行的,而是倾斜的,阳坡部分向上倾斜,阴坡向下。还是以天山为例,看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高度要比北坡高一些。

8.雪线定律:雪线就是山上的常年的冰雪下限一般是在0度等温线之上,所以邯郸如果要有一座山,这座山上要是有一个庙,庙里要是有三个老和尚,老和尚要是去山上采冰川冰融化了泡茶喝,假设邯郸7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7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度,这座山至少要高4500米。但是邯郸没有这么高的山,有的是鸡毛山。所以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高的地方雪线高,温度低的地方雪线低,也就是说随纬度升高雪线是降低的。但是,说话就怕但是啊,但是,这却不是主要考点,主要考点是影响雪线的另一个因素。那就是降水量,不管温度高低,总得有雪啊,所以降雪量大的地方,雪就多,雪覆盖的范围就大,雪线就低。而迎风坡降雪多,背风坡降雪少。所以记住,对于同一座山的不同坡向来说,雪线低的那个坡常是迎风坡,雪线高的是北风坡。再以天山为例来看:

在第二条因素定律我们就知道天山北坡是迎风坡,从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到北坡雪线低,符合对于同一座山的不同坡向来说,雪线低的那个坡常是迎风坡,雪线高的是北风坡

8条定律,8大注意。记住丁8条,一切垂直地带性的题都迎刃而解,比如判断下图中三座山是哪个山。

先看一下甲乙丙三座山分别是什么山呢?注意山顶标出的方向,山顶标出的是山坡的朝向,甲山就是东坡和西坡。再加一条走向和朝向定律。一般情况下,山的走向和朝向垂直,如果是东西朝向,那就是南北走向,如果是南北朝向,那就是东西走向。

甲山是东西朝向,有东西坡,那就是南北走向的山。根据第6条基带定律来看,这座山所在当地东面是热带雨林带,西坡是热带草原带,这是一座热带的山。东边是雨林西边是草原,那就只能是马达加斯加岛了。

乙山不用说了,天山,这个山一定要记住哦。

丙山,有南北坡,所以是东西走向,南坡自然带分布高,根据第7条阴阳坡定律,可判断这座山位于北半球。再根据第6条基带定律可以判断该山北坡在温带,南坡在亚热带,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那就是秦岭。

再来看一组题: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示山地分布在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半湿润地区 D.湿润地区

2.该山地北坡针阔叶混交林带分布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地处山地迎风坡,空气湿度大,降水多

B.热量充足,水分条件优越

C.地处山地向阴坡,蒸发微弱,水分充足

D.山坡和缓,土壤深厚肥沃

3.该山地自然带谱中无积雪冰川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燥 B.纬度较低

C.海拔较低 D.相对高度较低

第1题,基带定律,选B。

第2题,因素定律,选C。

第3题,复杂性定律,选D。

最后,记住下面三个山吧。

另:推荐一本书给大家,这是美国人写的地理学与生活,符合我们新高考核心素养的要求,可以做为我们的一本课外参考用书,书厚600多页,下面这个链接是我找的网上最低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老丁 ∣一个教地理的小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