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状元、探花、榜眼在当今是什么文凭?

 尚宫女史 2019-01-31
状元、榜眼和探花是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环节的前三名。考中进士本就是科举考生的最高追求,而进士又分为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三人,二、三甲若干人,状元、榜眼和探花就属于进士一甲,赐“进士及第”,这是何等的荣耀。

古语说“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就能很好的说明科举考试的本质,即朝廷通过科举考试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官吏。现在的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和科举考试很像,但科举考试并不能和文凭挂钩,即科举考试的意义不在于教育,而在于选拔官吏,而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凭则注重的是教育本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倒是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和科举考试更为相似。


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一般认为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时期,不过对于隋朝有没有正式开设进士科还存在争议。隋朝之前,世禄世卿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都曾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只是都脱离不了世家大族的把持,出身是主要的,能力有没有反而并不重要,因此官员的水平是参差不齐。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投牒自进的个别情况,这是科举制度的萌芽,但在隋朝时期,虽然九品中正制被取消,但察举制依旧是主流,科举选士在个别情况下开始实行。而到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真正成为一种通过考试选拨官吏的定制。由此打开了百姓和庶族进入官场的唯一通道。

622年的科举考试是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当时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名为孙伏伽。孙伏伽在隋朝就是一名小官吏,参加了大唐的第一场科举考试,状元及第,后任大理寺少卿,最终官职大理寺卿和陕州刺史。


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当时的考试科目种类繁多,但大体上比较受欢迎的就是进士科和明经科,其中又以进士科最为重要。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名为状元或者状头,意思是投牒自进考中的第一名。

在唐朝时期,还没有出现榜眼和探花,不过却有探花郎(探花使)的存在,考中进士后,同榜 的进士要凑钱来举行庆祝活动,先从进士中选出两名年龄最小的俊美少年,然后两人遍访名园,探采名花,再到琼林苑赋诗,用鲜花将状元请出来,一起庆祝这一人生的快事。这就是所谓的探花郎,可以看出,这个称谓与名次并没有关系。

但到了宋代以后,探花开始用于科举考试的进士名次,其中榜眼为第二名,探花为第三名。

实际上,状元、榜眼和探花虽然在科举考试中是极致的荣耀,到却不代表在后来的官场上如鱼得水,历史上状元大约有七百多名,榜眼和探花相对来说少一些,这些人在位居高位的不多,能在史书上留名的也很少,反倒是一般的进士出身,在宰相中占一定的比例。


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对于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来说,进士只是官场的敲门砖,进入官场之后还是要看个人的修行,这放在现在同样适用,在学校里考了第一名,不代表进入职场之后就很出色,职场又是另一个考场,如何交出满意的答卷,端看个人的修行。

唐朝初期,进士科考试是选拔官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有不少宰相都是进士出身,世家大族则主要是靠门荫入仕。但到了中晚唐时期,皇室衰微,科举考试被世家大族主宰,能不能做状元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世以及和当朝权贵的关系,所以状元的光环也不是那么的迷人。

而且著名的牛李党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科举考试有关系,以门荫入仕的李党与靠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牛党之争,持续了数十年。

但不可否认的是,科举考试确实为大唐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至于随着时代的进步,科举考试进一步发展和改变,逐渐就形成了八股取士的制度,读书人真就成了读书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